-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印度理工学院——百万富翁制造机
猜猜看,印度史上最热门的出口产品是什么?答案是:印度理工学院
的毕业生。在印度,一流的学生念印度理工学院,二流的学生才到美
国留学。在印度政府的大力扶植下,印度理工学院已惊动美国、轰动
跨国企业……
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美国,那里的大学研究院
抢着要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印度理工学院卡拉格普尔分校的校长
戈什说,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学院的院长一次打电话给他,请他“把
整个毕业班送到马里兰大学”去,而且答应给所有学生提供财政补助。
这样的待遇可能只发生在印度理工学院身上。
一个庞大的精英“兵团”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1/8
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生最爱前往的国家是美国,也因此成为美国高科技
人才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加州大学帕克莱分校副教授萨克斯恩最近对
美国高科技企业集中地硅谷的新移民企业家进行了一项调查,在约
2000个新起家的企业之中,约有四成是由印度人开办的。而当中一
半是印度理工学院培育出来的人才。
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生大批拥至美国,始于70年代。他们进入美国的
名牌大学如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和卡内基大学的研究院深造,然后
加入美国的高科技企业,继而在风起云涌的八九十年代,在电脑、金
融、跨国公司等领域尽领风骚。如今,这些来自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
分子,已在世界上形成一个庞大的“兵团”,除了回馈祖国和母校,
还对西方的企业文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硅谷到华尔街,在大企
业中执牛耳的印度理工学院校友名单可以开出一大串。
曾有人计算过,在全世界所有大学中,印度理工学院学生成为百万富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2/8
翁的比例最高。信息系统创办人、升阳计算机共同创办人、麦肯锡顾
问公司董事总经理、沃达丰集团执行长等,都是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印
度理工学院校友。
斯巴达式大学
印度理工学院究竟是怎样的一所学校?有人说它是精英工厂,有人形
容它是斯巴达式大学,有人把它比喻为接受地狱式训练的新兵训练营,
有人称赞它是最有效益的大学……莫衷一是,但都对。
从这里出来的学生都对学院教育终生难忘:
——新登上万国宝通银行行政总裁宝座的麦尼扎斯,难忘的是卡马思
教授的电机工程课。卡马思是“最令人敬畏的教授”,但是学生都渴
望能上他的课。他的评分法别具一格,无论全班学生的成绩如何,他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3/8
只会评出一个A给最好的一个,第二个最好的是B,也只有一个,其
他的不管与头两名只差了多少,都只配得C、D、E,甚至F。卡马思
坚持:“印度理工学院是英才云集之地,我不想你们成为三流货色。”
——互联网浏览器4名创办人之一的哈里纳拉仁,1988年从印度理
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毕业,对该院考试评分之严格记忆犹新,他例举
了另一名“暴君”的“手段”。他也是电机工程教授,叫雷迪,他的
办法很简单,就是每道题目的答案要求准确到小数点后第4位,答不
准,零分。就这样,“吃鸡蛋”是常事,有些人由年头吃到年尾。
——当哈里纳拉仁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读硕士学位的时候,知道自己
可以独享只属于自己的教科书,一下子给怔住了,他说:“这真叫人
吃惊。”在印度理工学院,他要同十几人共用一本教科书。在印度,
大学教科书很昂贵,常常25人的一个班就只有一本教科书。学生因
而必须把握每分每秒读书,读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4/8
这些小故事,从不同的侧面映照出印度理工学院的面貌。
一流:只有2%的录取率
印度理工学院共有7个分校,每年共招4000多名新生,印度上千万
中学生要挤进这扇窄门,就只能透过一个管道——参加联合入学考试。
印度理工学院难考在世界是出了名的。每年超过30万名成绩优异的
中学生报考,录取率还不到2%,比哈佛大学的13%还要低。
“上至总理的儿子,下至校长、教授的小孩,不论是谁,要进印度理
工学院,考试成绩一定要在前2%。”德里校区注册组长辛格不无骄傲
地说。在印度,第一流的学生进印度理工学院,二流的才出国念美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