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案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卫生案例

案例一:

某男,44岁,某有色金属加工厂(冰铜冶炼)农民工,工龄5年。患者于2006年7月5日在上班时感头晕、乏力、腹胀、腹痛、恶心欲吐。曾在当地卫生院静滴液体3天,无好转,且腹痛难忍,乏困,站立不稳,便秘。在陈仓区医院住院治疗。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36.2℃,P72次/min,R20次/min,BP90/60mmHg;呈急性痛苦面容,神清,精神差。查血常规示WBC7.7×109/L,红细胞4.2×1012/L,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95×109/L,血铅3.26μmol/L,心电图、胸片、B超、电解质检查均无异常。肝功检查总胆红素39.07umol/L,直接胆红素12.18umol/L;肾功检查尿素氮7.08mmol/L,肌酸激酶199u/L。8月4日和9月4日复查血铅为2.23μmol/L和1.89μmol/L,病情好转出院。对该企业的焙烧工段和配料工段的铅尘浓度进行了现场测定,焙烧工段的铅尘浓度最高为0.112mg/m3,最低为0.006mg/m3,平均浓度为0.0575mg/m3,平均超过国家标准(最高容许浓度为0.05mg/m3)0.15倍,配料工段上料处铅尘浓度为0.305mg/m3

问题

1、该病例的诊断是什么?

2、如果此患者要进行职业病诊断,需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提供哪些资料?

3、调查处理本次中毒事故前,请你拟定一个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简明、扼要)?

答案:

1、该病例为职业性急性中度铅中毒(3分)

2、患者的职业史证明;(1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1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1分)工作场所历年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1分)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它必需的材料。(1分)

3、调查方案包括

①调查目的(0.5分)

②调查方法(0.5分)

③调查内容(0.5分)

④个案调查表的设计(0.5分)

案例二

本案例同时有5人中毒,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等。取一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男,某水泥厂生料车间磨工兼维修工,工龄2年,接触粉尘、噪声、二氧化锰、一氧化碳等危害因素。08年的2月份某日上午10时许。在生料磨三道锁风阀门处进行Y1板阀的焊接加固工作时,出现头晕、恶心、全身无力,继而昏迷,立即送往某医院进行治疗。入院查体:T36℃,P74次/min,R24次/min,BP126/74mmHg;患者昏迷,精神差。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表浅淋巴结未及,双眼睑无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对称无抵抗,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胸片、B超、电解质检查均无异常。肝功、肾功及心肌酶检查均正常。经住院治疗3个月后,病情好转出院。由于中毒现场已遭破坏,对该作业现场维修岗位进行了模拟检测,一氧化碳浓度为11.25mg/m3

问题:

1、请你简要叙述本次事故调查的步骤

2、诊断是什么?

3、一旦出现此情况,如何施行救治?

答案:

1、调查步骤:

(1)初步调查,提出问题(2分)

(2)调查采样,确定原因(2分)

(3)控制处理(2分)

(4)总结报告(1分)

2、本例诊断是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度中毒。(1分)

3、一旦出现此情况,应迅速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松开衣领,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其次及时进行急救与治疗,给予吸氧、对症及支持治疗。(2分)

案例三

患者,48岁,男性,某建筑工地搬运工,2006年8月17日加班至24小时,次日(最高气温达39.3℃)中午12时上班。患者几天前腹泻,饮水及进食少。至下午3时感到头晕、出汗、乏力、胸闷,并逐渐加重,不能坚持工作。即由工友扶到空调室内休息,约10分钟后突然晕倒,立即送往医院。查体:患者神志不清,大汗淋漓,体温42.5℃,脉搏111次/分钟,血压155/85mmHg,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瞳孔直径2mm,对光反射迟钝,心、肺、肝、脾无异常。

问题:

1、该病例的诊断是什么?

2、属于该病的什么类型?

3、结合本案例,简述职业卫生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1、该病例的诊断是职业性重症中暑。(2分)

2、中暑可分为三个类型,即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该病例属于热射病。(2分)

3、①迅速采取保护人群免受侵害的措施,抢救和治疗病人及受侵害者。(2分)②控制职业卫生突发事件进一步蔓延,阻止危害进一步延伸(2分)③迅速查清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原因、动因和危害。(2分)

案例四:

患者,男,46岁,农民建筑工。在某氯乙烯厂区内挖槽施工时,因于邻近上风向的氯乙烯生产设备维修中不慎致使管道内大量的氯乙烯泄漏,而吸入高浓度的氯乙烯。患者意识模糊、四肢无力继昏迷,事故发生后约10min,被救援人员在距其施工位置顺风向1

文档评论(0)

寒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好文件大家都可以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