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课时训练

一、单选题

1.顾炎武在书信中指出:“窃叹夫百余年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今之君子……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其言论()

A.抨击了士人空谈义理的学风 B.渗透了儒家民本主义的理念

C.意在赓续孔子儒学主流思想 D.适应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2.下表为清代不同年份山东地区人均耕地情况(单位:亩)。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山东地区()

年份

顺治十八年(1661年)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雍正二年(1724年)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嘉庆十七年(1812年)

人均耕地

8.69

904

4.74

3.77

3.39

A.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B.农耕经济陷入停滞

C.粮食种植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D.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3.清乾隆时期编成的《四库全书》共收录古代重要典籍约3500种,其中包括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等38种不同学科的外国著作。此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受到西学的冲击 B.总结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C.“闭关自守”政策的局限性 D.编书者对西学的包容性

4.明朝中后期,“中州(河南)沃土,半植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今北方之吉贝(木棉)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海而鬻诸南,布则泛海而鬻诸北”。以上材料均能反映()

A.区域经济的差异性 B.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C.长途区间贩运发达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5.清代帝王多有查禁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

A.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B.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

C.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D.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6.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口频繁流动、更深度的区域开发、城市的发展和区域性贸易活跃、国家制度与商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及其调适、民间组织的兴起、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等,这些变化伴随着危机。经济、文化领域剧烈变化必然对原有格局和秩序形成挑战。以下对明清时期的变化与挑战理解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直接导致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

B.西方殖民者的东进是明清时期社会变化的根源

C.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与世界是同步的,构成后者的组成部分

D.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完全是反方向的,造成了社会的危机

7.顾炎武在编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时,以骡马载着书籍,以实地考察来证实文献所载。但他的行旅所至重在西北,东南尤其是南洋一带并未涉足,在书写佛郎机(葡萄牙)时,仍把它纳入南蛮序列,与苏门答腊、锡兰、苏禄等放在一起。这体现出顾炎武()

A.在学术研究中仍缺少实证精神

B.延续了传统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C.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茫然无知

D.试图修正旧的华夷之辨的观念误区

8.下表所示为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府县的市镇数(单位:个)。这可用于说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明代

清代

镇数

市数

合计

镇数

市数

合计

苏州府

45

45

90

58

59

117

松江府

42

20

62

97

39

136

镇江府

9

6

15

13

17

30

嘉兴府

30

13

43

29

21

50

湖州府

1

4

5

29

35

64

A.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B.商品经济持续繁荣

C.区域分工越来越细 D.新的经济成分滋长

9.明朝物盐交易依照“实物一盐引一盐”的流程,盐商向官府出让实物的同时,获得支盐凭证——盐引。而盐商承担的因交易过程延长而产生的不确定的风险,由政府给予盐的销售权及售后利润作为补偿,从而使盐商有利可图,更愿参与其中。这一交易过程体现了当时()

A.政府信用在专营中发挥作用 B.官府与私商的联系加深

C.新的经济因素已经产生 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弛

10.明朝隆庆年间确定了白银的合法经济地位。在经济交易中涉及的交易数额比较大的就用白银计值,小面额的交易则是使用铜钱。据统计,明朝铜币发行量为宋代的1/60左右。该现象说明明朝()

A.朝贡贸易发展迅速 B.贵重金属产量提高

C.深受世界贸易影响 D.税制改革卓有成效

11.(明朝)宣德、正统之后朝贡次数持续降低,同时海外白银大量流入,私人海上贸易日益兴盛,“私舶以禁驰而转多,番舶以禁严而不至。”当时“有力则通番船”,无本钱则以帮雇身份参与民间贸易已是普遍现象。这说明当时()

A.海禁政策逐渐被废除 B.边患加剧明朝财政紧张

C.私人贸易走向合法化 D.全球化冲击了朝贡贸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