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pptx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夜上受降城闻笛;新知导入;新知讲解;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初读感受音韵美;再读理解内容美;受降城:唐高宗神龙三年张仁愿所筑,以防突厥,共有中、东、西三城。贞观二十年,唐大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故称灵州城为“受降城”。回乐烽:烽火台名,当在回乐县境内。芦管:即指题中之“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冷如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出征人都眺望故乡。

;三读品味意境美

1-2句写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

“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的荒凉、凄冷的环境氛围。

1句仰观,2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

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凄凉,为后面“尽望乡”作铺垫。

3-4句写静夜闻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抒发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三读品味意境美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巧运回旋跌宕之笔,写“吹芦管”而以“不知何处”领起,自然引出结句:“一夜征人尽望乡。”“尽”字笼括所有征人,“望”字照应“不知何处”征人原已思乡,今闻悠扬哀怨的笛声从家乡那边飘来,便无不回头“望乡”。前三句蕴含的思乡之情,都汇聚于“尽望乡”的神态之中,形成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

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夏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写静夜闻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1-2句:写景

月下景色(所见),凄凉萧瑟。

3-4句:抒情

静夜闻笛(所闻),征人思乡(所感)。;自由诵读,争取背诵。;课堂总结;课堂练习;拓展提高;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文档评论(0)

1652501657d5ba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