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第二课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积累;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这首寓言故事讲述了什么道理?;举例:;练一练:;聪明的公鸡

一天,公鸡出来在草地散步,正好被一只狐狸看见了。狐狸悄悄地跟在公鸡后面。狐狸一边走一边想:这只公鸡多肥呀!我得把它吃掉。

公鸡听到后面有脚步声,它回头一看,一只狐狸跟着它。公鸡顿时紧张起来,但很快又镇静下来。这时,狐狸对公鸡说:“公鸡大哥,您早呀!您这是要到哪里去呀?”公鸡说:“我出来散散步,顺便找点小虫吃”。狐狸一听,马上对公鸡说:“怎么就你一个人呀?我陪你去吧!”公鸡灵机一动说:“怎么是一个人呢?猎人大哥在后面呢!”狐狸听了,一溜烟就跑了。;1.看图画,猜一个寓言故事。;2.听寓言故事,说说明白的道理。

《农夫与蛇》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蛇冻僵了,觉得它很可怜,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那条蛇受到了暖气,渐渐复苏了,又恢复了生机。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便立即恢复了本性,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创伤。

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我可怜恶人,不辨好坏,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报应。如果有来世,我绝不怜惜像毒蛇一样的恶人。”;滥竽充数;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三百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mí)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他认为三百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好听。于是齐湣王颁布了一道命令,要这三百个人好好练习,他将让他们一个个地吹竽给他听。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画蛇添足;【注释】

①祠: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②卮: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③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④相谓:互相商议。

⑤画地:在地面上画。

⑥引:拿,举。 ⑦固:本来,原来。

⑧子:您;你。 ⑨安能:怎么能;哪能。

⑩为:给;替。 ?遂:于是;就。

?为:给。?足:画脚。?者:……的人。

?终:最终、最后。?亡:丢失,失去。;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借助注释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

2.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运气过日

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B.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C.每个人都有好运气,不劳动也会有收获。

D.妄想不劳而获,结果惹人笑话。;填空。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情的发展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情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199****8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