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乡村文化振兴
现实困境与实践超越
?
?
夏小华雷志佳
摘要:当前,农村地区精神贫困问题已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振兴乡村文化对于消解农民精神贫困和助推乡村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振兴乡村文化离不开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但重要主体是农民,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体现农民主体地位,更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要解决优秀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乏力、竞争力不足以及受关注度不够等现实难题,就需要在主体维度合理调动内生动力和外在激活力,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提升农民的文化发展能力;在客体维度积极消解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的矛盾冲突,推进乡村文化现代化;在载体维度尊重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广泛开展农民文化活动,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农民;主体
:G124:A
:1003-0751(2021)02-0073-07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①。乡村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特质性,“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带有地域性乡土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称”②,历史上曾经繁荣鼎盛。近代以来,相较于城市,乡村社会日渐衰颓,在社会发展中的话语权渐失,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国内各种文化运动的压力,传统农业社会里的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渐次消失,延续几千年的乡土文化传承遭遇极大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从正确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出发,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解决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路径。毛泽东同志一直强调从土地制度改革入手,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谋求实现农业现代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逐步深化确认,并在全国推开,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拉开中国农村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帷幕;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力度逐渐加大,并着力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在系统总结我国乡村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把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
1.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要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工作演进历程,乡村文化的功能发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作为农村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舆论手段,乡村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服务国家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引导农民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21世纪初,作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配角,乡村文化的功能定位主要是配合地方经济建设,即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开始摆脱服务经济发展的附属地位,乡村文化建设被提到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高度。
2.振兴乡村文化是消解农民精神贫困的必然要求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乡村振兴的普遍性难题已不再是过去农民的物质绝对贫困,解决农村地区精神贫困问题日益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乡村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费孝通先生从功能主义文化论出发,认为文化应具有“人为”“为人”的特点,即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又能为人服务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④乡村文化作为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既要服务于农民,又要实现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唯有如此,才能保持乡村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活力。当前,农村地区精神贫困问题的突出表现是在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式微,很多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对乡村文化不自信甚至不认同。这种不自信大多源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乡村文化的实践感知。在长期城乡二元发展格局的影响下,城市发展模式及其生活方式充分展示了自身强大的示范效应和吸引力,乡土社会传统经济模式、生产模式、生活方式逐渐被遗弃或者部分遗弃。一些青年农民在走向城市谋求生计的过程中,渐渐认为乡村文化难以解决他们面临的现实困境,很难实现“为人”创造财富的价值,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人为”延续和传承的意义。农村老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