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八颗行星》教学设计.pdf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八颗行星》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八颗行星》教学设计--第1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八颗行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转。

科学探究目标

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

关系模型。

科学态度目标

1.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2.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与客观事实是有一定距离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一定比例对八颗行星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应排序。

难点:利用材料建立行星相对位置关系模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透明胶、双面胶、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太阳系示意图。

2.提出问题: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有哪些?

3.学生简单回答,教师板书行星名称。

4.继续追问:八颗行星是如何排列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各行星的名称,引发学生对天体大小

和相对距离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也是对学生关于八颗行星的原认知进行调查。

二、探索

1.阅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

1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八颗行星》教学设计--第1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八颗行星》教学设计--第2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出示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请学生分享从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能够感受到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相差比较大,大小相差也比

较大。

(2)学生自由分享,根据八颗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数据找到距太阳“最

近”和“最远”的行星;根据八颗行星的赤道直径数据找到“最大”和“最小”

的行星。

2.给八颗行星排序。

预设:学生进一步将数据进行一一比较,再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重组和排。

方法1:按离太阳的远近排序。

方法2:按直径大小排序。

出示学生活动手册,学生将排序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3.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

(1)给每个小组准备材料: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透明胶、双面胶。

(2)学生将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在长纸带

的折痕处标记数字。

(3)教师引导:如何确保八颗行星都能排列在长纸带上,距离太阳最远的

海王星应该排列在哪一个折痕处?

预设:此环节各行星均可用圆圈或圆点表示,再写上名称,虽然八大行星的

基本数据表中有行星直径大小的数据,但是行星直径大小相差巨大,无法在纸带

上呈现,行星直径大小的数据无须处理。

(4)学生对照折痕的数量,将处理后的数据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上,根据

处理后的数据,将八颗行星标记在长纸带上。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排序、建模三个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八颗行星

排列和大小的规律。排序活动只是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比较,为后面建立行星位置

关系模型时处理数据建立基础,降低难度。

三、研讨

1.教师引导学生将制作好的纸带模型,以太阳为

文档评论(0)

177****18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