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城乡融合发展
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价值性的统一
?
?
[摘要]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已迈向城乡融合发展的阶段,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合价值性的统一。城乡融合发展符合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城乡融合发展体现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目标。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价值向度,在新时代,其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蕴含着城市与乡村共建和谐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城乡融合;规律性;目的性;价值性
[中图分类号]F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616(2021)03-0041-08
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而今已迈向城乡融合发展的阶段。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乡村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但诸多方面的不同,并不能阻止二者相互融合。那么,什么是城乡融合呢?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就此给出明确的概念,但在他们的著作中有对城乡融合的相关概括,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提到“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1],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谈到城乡融合要求“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2]305。他们在著作中进一步指出:“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2]308-309,即城乡融合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城市与乡村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都协调发展,最终形成的是一種既有利于城市又有利于农村的文明生活。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这是遵循城乡关系客观规律,人的主观意识的能动努力和主客观发生联系的价值取向的最终选择。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合规律性
合规律性是指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按照规律办事[3]。城乡融合发展也遵循了合规律性,符合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
(一)符合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原始自然经济时代的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存在于两性之间的自然分工完全可以满足当时社会的生产关系,每个人也可以从事不同类别的具体劳动,“人的活动本身自始至终都呈现一种浑然综合性,人与对象条件呈现着一种自然一体性”[4],那时无所谓城市与乡村,城乡处于混沌一体的状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也随之有了专门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的人。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一批专门从事精神劳动的人出现,城市开始与乡村分离。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马克思也特别指出,尽管这一时期城乡开始分离,但是城市与乡村相比还处于弱势,“像中世纪那样,乡村在经济上统治政治”[5],城乡间的状态表现为城市乡村化。政治上,封建主根据领主权对城市居民进行统治;经济上,商人凭借优势对乡村居民进行剥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在封建制度没有像在意大利那样被例外的城市发展所破坏的地方,到处都是农村在政治上榨取城市,那么,城市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毫无例外地通过它的垄断价格、它的赋税制度、它的行会、它的直接的商业诈骗和它的高利贷在经济上剥削着农村。”[6]因此,当时城乡的具体关系表现为在政治上乡村统治城市,在经济上城市榨取乡村。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商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不断侵占、挤压农村,城乡对立日益尖锐,最终城市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乡村,人类由此也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乡村城市化的格局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生活在以城市为主导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中,享受各种进步与文明。然而,城乡对立使城市的繁荣与乡村的日渐衰落一目了然,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具体的现实问题,它造成人片面发展,人被异化、失去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它使人与自然之间、城市居民与生活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发生断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7]原有生活环境良性循环的状态被打破,城市的容纳能力受到挑战,导致的结果就是当前各种“城市病”的出现,这些将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何才能够打破原有的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生产关系,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只有进入城乡融合的阶段。他还在《共产党宣言》《论土地国有化》《资本论》中谈到了实现融合的途径,如“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农业的大规模经营”“发挥科技的杠杆作用”等,到那时,人将得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