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红烛》课件-(20张课件).pptxVIP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红烛》课件-(20张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民主斗士——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文史学者。湖北浠水下巴河镇人。1920年7月,他的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三美”主张

;知人论世知背景;任务活动一诵读全诗,读懂诗意

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诵读全诗。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

流吧!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2.诵读指导(以1、2节为例)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1.根据原文内容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文字。

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外在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________”字上面,凸显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________,“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

最后一节归结到“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哲理上。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上,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

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_______”与“_______”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

;2全诗共九节,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任务活动三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一)品味意象之美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观物象。

1.简析“红烛”这一意象的内涵。;(二)赏析手法之美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赏析。;(二)赏析手法之美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赏析。;引用诗人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领导全篇。“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表达的是彼此忠贞不渝、海誓山盟,是坚贞爱情的写照。由于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心志不同,闻一多赋予了新的思想情感,即托红烛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表达的是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贞的坚守和歌颂。引子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让诗人的情感有了统摄,全诗正是以此为中心,同时也有情感即将展开的提示,起到了铺垫、烘托、暗示的作用。

《红烛》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不仅是因为这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旨,点出了蜡烛甘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高尚人格。另外,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还取得了客观上的另一种效果,即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让诗歌首尾照应、丰润圆满。;

(1)诗人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

(2)直接告白。全诗共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诗人对烛呼告,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诗人将红烛比拟为人,赋予红烛人的思想感情,红烛变成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了,这样红烛的形象就成为一种精神品质的化身,诗人抒情的依托。

(3)抒情时层层推进。诗人面对红烛,或惊叹赞美,或自问,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或劝慰有加,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有的问而不答,有的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地抒情言志,诗人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一颗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中,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那种献身祖国在所不惜的精神而怦然心动。;

小结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

文档评论(0)

livestud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