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pptx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言

随着全球碳中和及能源转型进程的推进,新型储能在世界范围内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中国既面临着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3年,中国储能产业在政策、商业模式等多方利好下取得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现能源转型道路上强有力的支撑。这一年,我国储能完善的产业链优势持续凸显,工商业、共享储能等应用场景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这一年,储能企业发力突围,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

笃行如初,行稳致远,储能是我国实现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时不可或缺的力量。新的一年,我们感叹储能产业前程似锦的同时,也略嗅一丝寒意;新的一年,我们要识变、应变、求变,在大战大考,大风大浪中守望相助;新的一年,保安全、降成本、提效益仍是我们必解的课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潜心攻关、精研产品、协同创新,共同推动碳中和大背景下的能源变革。

储能领跑者联盟,简称EESA(ELECTRICENERGYSTORAGEALLIANCE)作为致力

于深度赋能行业的平台,在本次白皮书中,我们将全面展示碳中和背景下的储能行业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展示不同储能技术在这个变革节点上的发展,我们邀请了部分企业共同发声,一起探讨未来储能技术趋势。此外,我们也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决策支持,推动新型储能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和创新发展。在未来我们也将竭尽所能,为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建言献策,同时也欢迎各位同行对我们批评指正,让我们携手迎接碳中和目标下的机遇与挑战,共同铸就新型储能行业的美好未来!

储能领跑者联盟理事长;;;1新型储能是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储能形式,其可以改变电力系统即发即用的传统运营方式,提高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目前常见的新型储能形式有锂电;1新型储能是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储能形式,其可以改变电力系统即发即用的传统运营方式,提高系统灵活性调节能力。目前常见的新型储能形式有锂电;图5IEA???碳方向;;图5IEA减碳方向;;;数据来源:EESA数据库;数据来源:EESA数据库;图162019-2023全社会及分产业用电情况(亿千瓦时);图162019-2023全社会及分产业用电情况(亿千瓦时);图19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项目备案容量地图(MWh);图19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项目备案容量地图(MWh);表22023年工商业储能补贴政策汇总表;表22023年工商业储能补贴政策汇总表;2024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中国储能市场;2024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中国储能市场;2024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储能系统;2024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储能系统;2024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储能电池;2024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储能电池;2024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储能电池;2024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储能电池;构网型PCS应用背景

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明确提出非化石能源占比在2020年、2030年及2050年分别达到15%、20%及50%以上。随着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和以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型负荷通过电力电子变换设备大规模接入电网,由此导致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1)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高,其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点快速消耗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资源。未来,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对系统调节能力提出了巨大需求,但调节性电源建设面临诸多约束,区域性新能源高效消纳风险增大,制约新能源高效利用。

2)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伴随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电力电子发电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提升,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特性差异、电网中诸多电力电子设备控制方案不同,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显著特征。同时,输电侧的换流站和潮流控制(如统一潮流控制器,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用电侧的充电桩等电力电子设备大量接入进一步增加了电网复杂性,对电网稳定运行提出新挑战。

3)高比例特高压直流输电: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呈现逆向分布,风、光能源大基地、大水电、大核电等集约化开发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华北地区电力负荷中心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大容量、远距离能源输送大通道建设全面加速,不断深化“西电东送”扩大“北电南送”

的能源配置格局。大容量远距离能源输送通道下,由严重故障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