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关于艾灸的研究报告
艾灸产生于我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
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
部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也是针灸学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医学入门》也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
明任何疗法都有局限性,当药和针都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时,必须灸之,
说明灸法之重要。不同穴位上施灸,不但能治疗疾病,还有预防疾病
和保健强身作用,还可以弥补药疗与针疗之不足。
艾灸疗法的作用机制:
温通经络,散寒祛湿
寒邪与湿邪均为阴邪。寒性寒冷,血遇冷则凝。由于气血凝滞,
在经络中运行不畅而引起各种疾病。《素问·调经论》说:“气血者,
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此时灸之,可温寒散寒,
特别对因寒邪所致的脘腹冷痛、手足厥冷、四肢屈伸不利、久泻、痛
经等症有显著效果。
湿为重浊,侵犯人体后,阻遏阳气,“湿盛则阳微”。艾灸可激
发阳气,由于阳气的温煦与推动作用,疏通了闭阻于经络中的雍滞,
经络疏通,自动优化调控功能恢复正常,则身体健康。
振奋阳气,回阳固脱
气属阳,具有温煦和推动作用。阳气虚损,机能减退,就不能抵
御贼邪。艾灸可阻止阳气消散,并可回阳固脱。灸为热疗,热能激发
和振奋阳气。
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艾灸使局部甚至全身感到温暖舒适,因为“淤”多因寒湿所致,
灸的温化作用可散寒祛湿,使气血运行加快,局部淤滞随之而去,经
络通,“通则不痛”。
预防疾病抗衰老
艾灸可使气血畅达,提高了经络系统自动优化调控功能,加强了
人体新陈代谢,及时恢复人体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
平时自灸保健穴位,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附:艾灸的用材:
艾灸的用材是艾叶,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质柔软气清香,
味微苦辛。以叶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性辛温味苦,
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艾灸种类很多,常用灸法分为艾炷灸、艾卷灸、温针灸、温灸器
灸。
艾炷灸
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成圆锥形的艾炷,常用的
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大小不一。
《扁鹊心书》载:“凡灸大人,艾炷如莲子,底阔三分;若灸四肢及
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灸时每燃完一个艾
炷,叫做一壮。艾炷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1、直接灸:将大小合适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
需要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
A、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
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合适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
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再就,待规定
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产生剧痛,此时可用
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完一
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愈合,结痂
脱落后而留下瘢痕。因此,施灸前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合作后,方可使
用本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等慢性疾病。
B、无瘢痕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
然后将大小合适的(约苍耳子大)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
炷燃尽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
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
熄灭,然后继续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
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因其皮肤无灼伤,故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
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
2.间接灸:间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
A隔姜灸:
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
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
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规定的壮数,以使
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以及伤
寒痹病等。
B.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乙烯基树脂耐化学性数据表.pdf
- 石油炼制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pptx VIP
- 第四章 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 经济数学—微积分(第二版 吴传生)课后习题答案.doc VIP
- 第三章 导数、微分、边际与弹性 经济数学—微积分(第二版 吴传生)课后习题答案.doc VIP
- 食堂厨师岗位说明书及工作职责.pdf VIP
- 口译基础(厦门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16散文阅读(能力训练)八年级语文下册(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内燃机学第5版3-内燃机的工作循环.ppt VIP
- 2024年四季度党课讲稿5篇合集(5).docx VIP
- 渭南师范学院2020-2021学年度《C语言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卷含标准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