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3课时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及种间关系
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生态因子对种群特征的影响。2.概述种间关系。
考点一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
1.耐受性定律
曲线分析:在关键性因子最适区,生物最多;当关键性因子偏离最适区,生物不断减少;当
关键性因子超过生物耐受范围时,生物将面临生存困难乃至死亡。
2.生态因子
3.非生物因素对种群特征的影响
(1)水对种群特征的影响
(2)阳光对种群特征的影响
(3)温度对种群特征的影响
①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②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4)土壤对种群特征的影响
考向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
1.下列描述中,没有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是()
A.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
B.油菜会在一段时间的长日照条件下才开花
C.引起传染病的某种病毒使某种群的种群密度降低
D.火山喷发时火山口附近的植物几乎全部死亡
答案C
解析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主要体现了气温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
响,A不符合题意;植物开花对日照长短有不同需求,体现了阳光对种群特征的影响,B不
符合题意;引起传染病的某种病毒对种群数量变化有影响,该种病毒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的生物因素,C符合题意;火山喷发时火山口附近的植物几乎全部死亡,体现了自然灾害对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2.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因子的变化必然影响着生态系统各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表示
环境变化前(甲以表示)某地各种群数量情况,若环境因子由甲转变乙(乙以表示)后,
四个种群数量比例最可能是()
答案C
考点二种间关系
1.种间关系的类型
2.各种种间关系的特点及实例(连线)
3.区别辨析下列几对关系
(1)捕食与竞争的区别:竞争是不同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并不
以获取对方当食物为目的;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
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
(2)种内斗争和种间竞争的区别:同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或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
的争夺都为种内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就是种间竞争。
(3)捕食与寄生的区别:前者强调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强调是吃与被吃的关
系;而后者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而宿
主一般不会死亡。
(4)寄生与腐生的区别:前者是从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后者是从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
质。
(5)互利共生和偏利共生的区别:前者指对双方都有利且物种之间不能分开的一种种间关系;
后者是指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害的关系。
4.下图为群落中的四种种间关系相关图示,图1为四种种间关系的数量关系曲线图,图2
为营养关系模式图。图中的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
动的方向。则:属于捕食关系的是②和b,属于竞争关系的是①④和c,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
是③和a。细菌和噬菌体的营养关系属于图2中d。
5.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判定
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方法有: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狼)的数量少,被捕食者(兔)
的数量多;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兔),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狼)。
6.同种鲈鱼中的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这属于捕食关系还是种间竞争关系?
提示二者皆不是。
考向种间关系及相关曲线分析
3.栽培番茄含有来自野生番茄的Mi1抗虫基因,它使番茄产生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的根部)、
长管蚜和烟粉虱三种害虫的抗性。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A.三种害虫与番茄之间协同进化,所以害虫和番茄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B.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C.能在含Mi1基因的番茄植株上生长的长管蚜和烟粉虱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
D.长期种植含Mi1基因的番茄,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答案C
解析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残疾人活动项目策划方案(通用8篇).pdf
- 2023年应急演练(心脏病).pdf
- 2023年幼儿园美术教研活动总结范文3篇.pdf
- 2023年实用的人员培训计划3篇.pdf
- 2023年学校行政工作总结.pdf
- 2023年学校健康教育的工作总结(20篇).pdf
- 房地产-年度策略报告姊妹篇:2025年房地产行业风险排雷手册.docx
- 电动汽车路径规划模型与算法研究进展.docx
- 博实股份(002698)业绩步入高增长期、人形机器人持续推进-东北证券[赵丽明]-20241127【39页】.docx
- SZSD02 0014—2024政务服务数字认证平台(企业和个人电子签章)开发接入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