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城市人工湖生态建设技术措施研究
摘要:城市人工湖建设是一个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本文以生态建设的角度,
阐述城市人工湖建设的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人工湖;生态建设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强调“生
态”。科学规划、建设城市水体景观工程,不但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同时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衍生无可估量的社会综合效益[1]。然而,庞
大的景观水面蒸发、渗漏、循环等造成水量损失;地表径流、人为污染等造成水
体污染。因此,水环境系统并非简单的土建工程,而是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其污染防治、水量平衡、补给以及水质保持等都是景观水系运行中要面临的重要
课题。本文从人工湖生态建设的角度,阐述了人工湖的防渗设计;利用非常规水
资源进行补水的生态设计;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系统以及驳岸的生态处理等。
2人工湖的生态设计思路
2.1人工湖的防渗设计
目前我国已建的人工湖多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际上是将人工湖变成
“游泳池”来蓄积水体,这与生态设计的理念显然相悖。这种结构不但隔断水的
自然循环,使之无法与防渗层下的部分进行物质、能量交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
能力,导致富营养化,而且彻底破坏了园林固有的水系结构,把“活水”变成“死
水”。一湖死水与园林草木相隔绝,园林树木将严重干旱而大片死亡;与地下水
系相隔绝,会产生大量腐败气体和有毒气体。为了科学合理建设人工湖,采用生
态防渗设计的理念,即选材生态环保、防渗技术可行、费用经济合理,并可能少
用人造材料,同时营造生态系统。实践表明,黏土防渗与土工膜防渗相比,防渗
性能略差,但可以采用其他补水措施解决。但其优点是无污染、对周围的植物生
长有利等[2]。见图一所
示。
2.2人工湖的补水设计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当人工湖中的水体达到动态平衡时满足如下平衡关系:
Q输入-Q输出-=0。其中输入包括降雨补给量、人工补水量、地下水侧向补给量
等;输出包括水面蒸发量、渗漏损失量及杂用损失量。人工湖的补水,汛期应尽
量采用尾洪进行补水,同时对雨水加以收集利用,处理达标后作为补充水源,这
样不但补充了水源还起防洪防汛作用,北京的奥运村雨水利用设计就是如此。对
于平时蒸发,可采用中水进行补水,对其水质水循环的设计可以参考图二的流程
图。
2.3人工湖生态处理系统设计
景观水处理的方式主要有:物理方式、化学方式和生态方式。物理方式主要
为引水换水、循环过滤,不但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日常维护
保养的费用。化学方式主要是投加杀菌灭藻剂等各种化学物品,但久而久之,水
体中会出现耐药的藻类,灭藻剂的效能会逐渐下降,投药的间隔会越来越短,而
投加的量会越来越多,灭藻剂的品种也要频繁地更换,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地
增加,所以说用化学的方式处理水质,虽然是立竿见影的,但它的危害也是显而
易见的。
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环境生物技术。这类技
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
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重建并恢
复水生生态系统。由于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
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因此已
成为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人工湿地的设计主要方面有:
(1)面积的确定:由于大面积人工湿地基质更换几乎不易实现,氮磷的去
除主要通过水生植物的收割来实现[3]。为了充分保证氮磷的去除率,根据进、
出水水量、氮磷含量的差值确定水生植物需吸收的营养物的量,由营养物量与水
生植物生物量增值的比例关系确定植物的种植量,从而确定人工湿地的面积。
(2)植物的栽种:人工湿地系统设计中,应尽可能增加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
性,植物的种植避免大面积内的单一化,尽量交替搭配、错落有致,以提高湿地
系统的处理性能,延长使用寿命[4],同时也要考虑因地制宜。可用于人工湿地的
植物有芦苇、灯心草、槐叶萍、水花生、稗草等,目前最常用的是芦苇。芦苇的
根系较为发达,是具有巨大比表面积的活性物质,其生长可深入到地下0.6~0.7m,
具有良好的输氧能力。
(3)水生生物的放养:湖中适当放些蚌类、鱼类、螺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