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富士康机器人:路还很远的宏伟计划
我很羡慕ABC的新闻记者,一个叫比尔。威尔的家伙。今年2月,他公开进入了富士康的iPad制造车间进行采访。对于我国记者来说,多年以来,这些车间都是拒绝被探视的。
在富士康,苹果公司的代工厂里,iPad怎样组装在一起?比尔。威尔在视频里给出了答案的一小部分:组装一部iPad,需要5天时间,以及经过325个我国工人的手。
看着视频,我不可抑制地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些由肌肉、骨骼、血管和神经组成,在人类漫长历史中进化而成的双手,最终都会被工业机械手所代替吗?
2011年,富士康的掌舵人郭台铭宣布将投入百万机器人到生产线上,从此,富士康的名字开始与机器人紧密联系。
过去,媒体们习惯于描写富士康的工人,从劳工权利和个人自由的角度去抨击富士康。现在,这个被认为是现世最大的泰勒主义企业,这个把工人生产动作拆解、研究到尽头的代工帝国,这个盘根于制造业最繁盛土地的制造业巨无霸,真的要推进这场以机器代替人的巨大变革吗?
机器人,还是欧美国家把制造业夺回本土的希望。2006年,《福布斯》提出买个机器人救美国,今年,《纽约时报》又用尖锐的调查和措辞,抨击苹果公司把电子产品的制造外包给富士康,外包给我国。
我必须看看富士康的机器人,看它们究竟长成什么样子。这个寻找的过程注定曲折。到发稿日为止,对于我的采访要求,富士康一直没有官方正面回应。
为了寻找富士康的机器人,我走访了超过20位相关人士,包括富士康过去或现在的工程师、车间管理者、工人、自动化设备提供商,甚至富士康的竞争对手。
在寻找的路上,我的发现也越来越多机器人代替工人的改变,不仅仅发生在富士康。即使是被认为难以自动化改造的电子制造生产线,这些钢铁之躯出现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大。
这种潮流,未必不会蔓延到我国制造的每一个工厂、每一条生产线、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工位上。
机器人前传
苹果的标准,以及独特的保密文化,往往决定了富士康引入什么样的机器人。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尝试联系一些工业机器人专家,但一开始就遭遇了挫折。我在办公室漫无目的地打电话,急迫地想了解富士康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却听不懂工程师们满口的技术用语。
几天以后,我决定还是用回文科生的方法先让他们讲历史课。在很多记者看来,富士康一直是以人海战术来制造3C产品的。然而,这个拥有上百万工人的制造企业,就完全没有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历史吗?
当我拿出那些年作为电话询问的开头时,立刻引来了积极的回应。
我出发到深圳和昆山,富士康建厂历史最悠久的两个地方。几位曾经,或正在富士康任职的工程师,对我展开了遥远的回忆。
工业机器人在富士康的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从2000年开始,来自ABB,瑞典自动化品牌的机器人,就已经为富士康做工件打磨的工作。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