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唯物辩证法

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客观存

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

性。

2、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

反对“上帝创世说”。

二、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会受主客观方面

因素的影响,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会不同。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结构不同。

2、方法论要求: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

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

上不断前进。

三、意识反作用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

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

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

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重视精神的

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既反对否认

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

唯心主义错误。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

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

客观。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

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

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

等则把它修正为经济唯物论。

特点

一、承认历史,尊重历史,认为社会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

过程,这是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

二、联系历史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是如何运用历史的问题

三、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这是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

举例

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一一文说文说正

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

首先必须吃、喝、注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

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

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

基础基础来来解释解释,,而而不是不是像像过过去那样去那样做做得相反得相反。。

马克思在1859年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

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

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

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

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

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

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

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首先应该确

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

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

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

了能够生活就

文档评论(0)

177****77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