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器乐发展史(一)》 课程教学大纲.pdf

《中外器乐发展史(一)》 课程教学大纲.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器乐发展史(一)》课程教学大

(理论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中外器乐发展史

英文名称:HistoryofChineseandforeignmusicalinstrumentsI

授课语言:中文

开课单位:音乐学院

大纲制定人:

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类别/性质:专业平台课程/选修课

2.学分/学时:2/32

理论学时:32

3.适用专业:音乐表演专业器乐方向

4.先修课程:无

5.课程学习资源:

《中国音乐文化大系:民族器乐卷》,作者:彭大力、朱敏、杨红卫,出版社:中国音乐家

出版社,2013年

6.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新授、巩固、检查

二、课程简介

中国器乐发展史课程是一门关于中国器乐发展历史的课程。该课程将探讨中国器乐艺术

从古代到今天的发展历程,课程重点放在探讨中国传统器乐的分类,还将涉及中国乐器的历

史发展、演奏技巧、乐曲欣赏、音乐家、乐器材料等方面。另外,还将探讨中国乐器的现代

发展以及现代中国器乐艺术的发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可以获得对中国器乐艺术的

更深入的了解,以及更加全面的见解。通过分析不同民族的器乐演奏技法、风格特点、演奏

形式等,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族器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和欣

赏水平。

590

三、课程目标

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全国,特别是本地区音乐学领域的发展需求,为音乐教育事业发

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音乐教师,为各层次艺术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目标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国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高尚的道德。

【目标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目标3】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特点的音乐作品。

【目标4】掌握中国器乐史的理论,具备扎实的中国器乐史应用能力。

【目标5】拥有在艺术团体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传播、普及中国器乐史知识的能

力且具备一定的外语认知能力。

【目标6】具有中国器乐史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具有策划与组织中国器乐史展的能

力。作为师范院校的中国器乐史课程,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授专业课授课内容及方式

和音乐学院的授课模式较为相同,对学生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在授课内容上以辅导学生的中

国器乐史知识,与中国民族音乐修养为己任,例如:对不同时期的器乐特征与发展进行讲解。

当学生很好的掌握上述知识之后,导师将会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理解中国器乐的发展历程,包

括把握器乐发展脉络,以及个人理解的形成。在教学方法上也十分灵活,教师既可以娴熟的

运用示范教学,有时也会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十分具有激情。同时老师会针对于每个时期的

器乐作品,选择小组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使学生在演奏中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配合。

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1.熟知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了解我国近现代的发展历史的脉络;对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深入了解。

2.通过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3.普通话水平在二级乙等以上、通过大学英语二级测试。

4.熟知中外音乐发展历史;有扎实的视唱练耳、音乐理论基础的知识储备;具有钢琴即

兴伴奏与弹唱的能力,有良好的演唱或演奏能力;参加艺术团体的演出与排练。

5.能够了解并掌握地方性尤其是河北地区的音乐作品的历史和特点。

6.通过计算机一级水平测试、掌握基本的计算机音乐制作能力。

7.基本掌握组织群众性基层音乐活动的能力,熟知小型乐队的基本乐器组成与演奏方法;

具备合唱指挥与声部训练的能力,能够担任乐队领唱或独奏演员。

8.能够就音乐基层艺术团体表演中遇到的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恰当的沟通

与交流合作,包括撰写分析报告、陈述发言、清晰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在跨文化音

乐交流中积极交流与沟通,具备基本的外语沟通能力。

9.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音乐表演理论与技能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发展的能

力。

课程目标目标一目标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