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论文近年原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说声训

声训是与形训、义训相对而言,是训诂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训诂方法。下面试从声训的定义、源流、理论依据、作用和影响等方面对声训做一浅显的介绍。

一、声训的定义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也叫音训,即通过语音寻求语义,是一种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用来解释的字与被解释字之间需满足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这两个条件。

二、声训发展源流

声训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先秦、汉、唐、宋、清五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声训一法先秦时期就已萌芽。周、秦时代为声训产生与初步发展的阶段,声训材料散见于诸子论著之中;到两汉、魏晋发展大盛,产生了声训专著,以刘熙的《释名》为代表,得到全面的推广。在晋代出现了声旁兼表字义的学说,晋初杨泉《物理论》已有“在金曰坚,在草木曰紧,在人曰贤”的说法,说明当时已经意识到形声字的声符可以兼表字义的原理。这一时期声训研究成为一门相对较独立的学问,解决了很多词语训释的难题;唐以后声训渐微;发展到宋朝,有学者进一步把声旁兼表字义说深化,如王圣美提出了“右文说”,对后世的学者影响深远;清代是我国小学的大兴时期,这一时期的段玉裁、王念孙等人提倡以音求义的训话方法。学者们对于声训的研究特别强调“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挈其纲”(王念孙《广雅疏证序》)”,强调语音的重要作用,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晚近章炳麟、黄侃等先生又把训诂学进一步提高“语言学”的理论上来。他们把“文字”“声音”“训诂”结合起来,组织成有体系的“语源学”。

二、声训的理论依据

声训的理论依据是“声近义通”,那么“声近义通”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个依据就是清代学者在音义关系依存性特点基础上提出的“声义同源”。在语言产生之初,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思,是没有必然性的,事物的名称都是约定俗成的。但一经“约定俗成”,语音与语义之间已有严格的规定性,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处于语言这个实体之中。词与词之间,义项与义项之间有着内在的系统性,抓住语音这一线索,就可能探求出词的本义、引申义的由来。因为,人们在创造新词新义时,往往用音同或音近的语音形式来表示一组关系紧密、特点相似的新概念。例如,”“桥”“骄”和“乔”,其意义分别是“架高的通道”,“马高六尺”,和“高而曲也”,这是一组同源词。前两个字都是以“乔”为声旁构成的,而且“乔”的意义正是这三个词共同的语义特征。人们就利用两种符号之间存在意义上的某种等价关系,使其发生读音上的借助,最终形成音同或音近的格局。这种借助关系所形成的词并不与音义联系的任意性相冲突,因为任意性着眼于孤立的语言符号;而前者则从两个语言符号的意义之间关系入手。

三、声训的功能及局限

声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个:

第一,探寻词语的来源。声训的目的之一就是以声音为线索来推求语源。东汉刘熙认为“名之于实,各有义类”。他撰《释名》也就是要推求语源,把事物之所以命名告诉人们。被很多人认为是形书的《说文》,据别人统计,声训则占十之七八,有很多是用于推求语源的。如,“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粟之为言续也。”

第二,说明通假,寻求本字

王引之引其父王念孙说:“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屈为病矣。”用声训的方法说明通假,读者容易理解。注释中说明通假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用借字释本字。如《管子·轻重丁》:“今齐西之粟,釜百泉。”注:“泉,钱也。”“泉”是本字,“钱”是借字。

二是用本字释借字。《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毛传:“调,朝也。”“朝”是本字,“调”是借字。

三是用本字的意义释借字。如《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毛传训“隐,痛也。”按《说文》:“殷,痛也。”毛传训“隐”为痛,即以“隐”为“殷”的借字,故用“殷”的意义来解释“隐”字。

第三,保存古音的历史面貌。

声训萌芽于先秦时期,盛于两汉,《释名》一书几乎全用这种方法。它们反映了上古语音,利用它来考察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收获颇丰。

同时声训也有一定的的缺陷:

用声训方法释词,往往不能准确反映词的本质属性。

曲解“音近义通”,扩大声训范围。汉语中存在大量异音同义词和同音异义词,而音近义通是以同根词为前提的,只有同根词,才能出现音近义通的现象。否则,即使同音,也不能是音近义通。

第三,以音求义,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出现一些不科学的臆说。例如,“雨,羽也。如羽动则散也。”“雨”与“羽”其实没甚关系,只是音同而已,便把羽毛飞散与下雨这两种情形联系起来,说“雨,羽也。”这种解释难免穿凿附会。

声训的影响

声训在《释名》中得到了系统的贯彻,对深入探讨语源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影响.《释名》

文档评论(0)

寒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件大家都可以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