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老子》四章;一、再访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传说老子的出生很有神秘感。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
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
氏腹中。
理氏本来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
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其捞了上来。到了
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
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
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因此,理
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
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大约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
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然后,老子就骑着大青牛走了。相传归隐修炼于景室山(后更名为“老君山)”。;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饥寒交迫,疲于奔命,造成人民的灾难。
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老子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其思想的核心是朴素辩证法。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老子强调“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在历史观上,《老子》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二、再读经典;《老子》四章;①自见者不明
②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③其脆易泮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明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②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赤壁赋》
③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齐桓晋文之事》
④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六国论》
⑤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答司马谏议书》
⑥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屈原列传》
⑦明道德之广崇 ——《屈原列传》
⑧若知我不降明——《苏武传》;以圣人欲不欲
;三、探究风格
概括主题;论证风格;③行文简洁凝练,句句精警,如歌如诗,显出独特的魅力。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寥寥数语,即从平凡的现象中反映出深刻的哲理。
;主旨点睛;四、复习反馈;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在《〈老子〉四章》中,老子认为有所作为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超过了必要的限度,过于偏执,反而会失败,因而老子说:
“?,?。”;2.《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结论不同;
;观点一:竞争是客观的现实存在。;观点二:过度竞争会导致混乱无序。;观点三:“不争之德”助不争而胜。;
多谢赏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2《红烛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2.2《红烛》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 2.3《峨日朵雪峰之侧》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 2.4《致云雀》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3.《鸿门宴》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3.1《百合花》大屏精编课件-高一语文同步备课大屏精编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 3.1《百合花》课件 2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2.pptx
- 3.1《百合花》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1.pptx
- 3.1《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