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第一课时)》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说(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方式诵读,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重点

多种方式诵读,疏通文意,体会语气。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由古代指称马的汉字,引出韩愈笔下的马。

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引起学生对《马说》的兴趣。

初读

正字音、明节奏

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标注字音;

教师领读,明确节奏。

在多种方式诵读中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培养文言语感。

再读

解文意

分段分层次阅读,解析重点字词,归纳各段段意,把握全文大意;

积累重点字词和句式。

疏通文言语句,进行必要的积累,为理解文意做准备。

品读

寻深意

提问: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结合课本注释,补充资料,知人论世。

提问:

(1)韩愈写《马说》,只是为千里马鸣不平吗?

(2)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在文中分别寓指什么?

翻译重点句子,体会语气特点,体悟韩愈为何有此感叹。

在了解韩愈身世和本文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

小结

说马说己,说人说世。

不平则鸣,心忧天下。

总结本课重点,深化内容理解。

基础过关全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祗(zhǐ)辱于骈(pián)死

B.槽枥(lì)食(shí)马者

C.外见(xiàn)尽粟(sù)一石

D.不以千里称(chēng)也尽粟一石(shí)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食之不能尽其材

C.虽有千里之能D.才美不外见

3.【新独家原创】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千里马常有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安求其能千里也虽有千里之能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虽有千里之能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新独家原创】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安求其能千里也

D.策之不以其道

能力提升全练

5.(2022四川泸州中考,8—1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7分)

[甲]

马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

问说(节选)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Y8206001)()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

文档评论(0)

1658576823bd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