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探讨.doc

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

6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68例重症CAP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β-内酰胺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记录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可有效治愈重症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从而促进患儿康复。

标签: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血清学检测;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患儿在医院外罹患的肺部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主要由病原感染引起,如结核杆菌和军团杆菌可通过飞沫直接将病原菌渗透到肺实质,假单胞菌可直接定居于气管外,其余病原菌均可通过来自体咽喉的感染因子获得。近年来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逐渐增高,为了儿童的健康安全采取必要的综合预防措施,盡量增加儿童的免疫功能,减少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1]。笔者所在医院为提高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使患儿早日康复,采用了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68例,符合婴幼儿(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头孢西丁(国药准字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根据患儿病情选择剂量13.3~26.7mg/kg,每6小时1次,或者20~40mg/kg,每8小时1次,治疗持续5d以上。

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液(国药准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按10mg/kg顿服,持续治疗5d,若患者病情好转则服用至痊愈为止。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疗效判定标准依据《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3级评定,分为痊愈、显效、无效3种情况。痊愈为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临床症状均已消失;显效为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肺部有轻微啰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效为患儿临床症状未消失,甚至有病情加重的趋势。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对比

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由病原感染引起,目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大多是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引起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且近年来随着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越来越多,应重视其治疗方式的优化。由于获得呼吸道的标本较为困难,且近些年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病原体的抗药性明显增加。据临床研究显示,临床43%CAP患儿出现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主要是细菌突变改变了膜孔蛋白,或主动外排使细胞内药物含量降低,以及对药物设计的作用靶点失去效果等原因,细菌耐药给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导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无法进行有效的医治,单独使用抗菌药物不能有效对患儿病情进行改善,利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患儿治疗,可弥补细菌原检查的不足,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2-3]。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患儿治疗,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

文档评论(0)

寒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件大家都可以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