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表面多糖砌块的合成研究.docx

鲍曼不动杆菌表面多糖砌块的合成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鲍曼不动杆菌表面多糖砌块的合成研究

摘要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临床病原菌之一,随着医学治疗中对其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相继出现。目前,市面上尚未有预防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疫苗上市。作为一种病原细菌,鲍曼不动杆菌表面包裹着一层多糖,当其感染宿主细胞时,免疫系统首先会对这些多糖进行识别。鉴于该特性,本文主要对合成鲍曼不动杆菌表面多糖所需的关键单糖砌块进行合成研究,巧妙地利用保护基以及糖苷化反应高效地完成了所需砌块的合成。合成所得的目标分子可与其它糖基砌块拼接,实现该细菌表面寡糖的合成,为后期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提供原料,为糖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糖疫苗;糖苷化反应;糖苷化给体

引言

糖,又称碳水化合物,与核酸、蛋白质和脂质一起参与生命活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作为重要生物大分子之一,糖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使其具备携带和传递大量生物信息的能力,是生命过程中理想的信息载体[1]。

糖化学和糖生物学

1884年前,少有化学家对糖类化合物开展精确的实验研究,以至于人们对糖类化合物的化学构成和分子排列顺序知之甚少。揭开碳基奥秘的第一步是EmilFischer发现苯肼,该化合物可用于分离糖类化合物。在1884年到1900年期间,Emil通过合成研究成功地确定了糖类的内部结构,即六碳糖的相对构型,从而为其他科学家了解糖类物质奠定基础,这标志着糖化学研究的开端。1929年,NormanHaworth发表著作《糖的构成》,在书中提出糖的碳原子排列成环状而不是直线,糖分子的环状现已被称为Haworth公式,这一发现推进了糖化学的研究[2]。

研究初期,面对复杂多样的糖类化合物,大量时间和精力被用来分离、提纯以及鉴定糖化合物的结构,使其研究相对滞后。然而随着化合物鉴定技术以及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掌握了更精确的方法,用于鉴定糖类化合物的结构同时研究其在人类生命过程中的调节和识别作用。1988年,“糖生物学”(glycobiology)这一概念首次由英国生物化学家雷蒙德·德威克教授(现任牛津大学糖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提出,这标志着糖生物学作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正式诞生[3]。糖生物学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激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使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糖类药物

糖类化合物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角色非常活泼,它可以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识别、分化、代谢和免疫反应,同时影响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及扩散。细胞表面存在定量的蛋白质或脂质,糖类化合物参与人体生命活动时,首先会与它们结合形成糖缀合物,这促发细胞表面形成糖链。正是通过这些糖链,细胞之间能够准确地完成通信和识别。糖链参与大部分生理和病理过程,且多数疾病的健康报告中显示糖链的异常,这意味着在糖基参与的病变过程中进行调控就有机会控制疾病[4]。由于其巨大的医学潜能,“糖类药物”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成为研究热点。

狭义的糖类药物是指仅仅只含糖组分的药物或者除糖以外不含其他组分的药物,主要包括不同来源的单糖、寡糖、多糖及其衍生物等,如拜糖平和肝素。广义的糖类药物是指结构中含有糖基或糖链的药物,包括糖苷类药物、糖缀合药物,如恩格列[5]。

全球医学研究中心目前积极参与新型糖类药物研发的进程,药物多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疾病等。在国内,药物开发同样受到重视,我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先后成立重点实验室,研究糖类药物的开发。2019年底,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生产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被批准上市,该结合疫苗旨在保护婴幼儿童的身体健康,预防侵袭性疾病[6]。

糖类物质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越来越科学有效的开发,已成为新时代新药开发的关键原料,为各疾病的新药开发提供更多可能,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1.3糖苷化反应

1.3.1糖苷化反应概述

获取结构明确的寡糖和糖缀合物是揭示其生物学功能的先决条件。然而生物体内的糖链存在着高度的微观不均一性,这就使得人们难以从自然资源通过分离提取的方式来获取足量化学结构明确的糖缀合物,严重制约了糖生物学的发展。因此糖化学家们不断探索与改进,提出了两种可行的体外合成法(酶促和化学合成法)来获取糖化合物,其中第二种方法使用范围更广且更为可靠。酶促过程中所使用的糖苷酶价格昂贵,且只能与少数底物发生反应,因此第一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7]。化学合成相比前者来说灵活性更高,可实现糖类分子的大量制备,是获得均一结构糖类化合物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糖苷化反应是化学合成糖类化合物最关键且重要的反应之一,反应涉及两种底物:给体和受体(Donorand

Acceptor)。一般来说,给体的异头位连有离去基团(Leavinggroup,LG),受体则含有具有亲核性的基团[8

文档评论(0)

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12345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