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字体、字号请参考范例注意:首字母大写植物拉丁学名斜体《
字体、字号请参考范例
注意:
首字母大写
植物拉丁学名斜体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智能系统设计(系统认识)
课程英文名
DesignofIntelligentSystem(SystemUnderstanding)
双语授课
£是■否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
2
周(学时)
48学时
课程类别
□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见习
□工程实训
□毕业实习
■其他独立实验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开课
系(教研室)
电子信息系、通信工程系
面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开课学期
第5,6学期
先修课程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后续课程
智能系统设计(系统应用)
选用教材
刘河,杨艺.智能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参考书目
1.耐格纳威斯基著,顾力栩译.人工智能:智能系统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蔡自兴,王勇.智能系统原理、算法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WilliRichert.机器学习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课程资源
无
课程简介
《智能系统设计(系统认识)》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设置为独立实验课,开设在第5学期。课程立足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培养学生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设计、实现与应用能力,培育学生投身智能产业的职业情怀。课程内容包括嵌入式人工智能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与开发技术,通过对企业共建智能系统的剖析与体验,以及对典型智能算法的学习应用与系统构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智能系统设计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
表2-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能够将自然科学基本原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分析智能系统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与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能力。通过基础理论学习与理论应用,案例剖析和基本系统设计,课程旨在锻炼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够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为智能系统的设计与解决方案提供有深度的洞见与创新性的思考。
课程目标2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通过基本设计方法,具备规划和设计智能系统的能力。课程目标包括理解智能系统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系统规划的关键步骤,并能有效运用智能系统技术进行设计。学生将学会评估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或算法,并优化系统性能。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实践,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复杂的智能系统设计问题。
课程目标3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运用信息资源与仿真工具的能力,以预测和模拟复杂工程问题。学生将学到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资源,运用先进的仿真工具对系统行为进行准确预测。通过实际项目和案例研究,课程着重于让学生掌握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的技能。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工程挑战时,能够运用信息和仿真工具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表2-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用于决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M】
1.4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求解复杂计算系统的相应问题,包括进行分析、改进。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H】
2.4能够通过文献查阅等进一步分析计算系统方案设计、开发和应用问题,并规范地表达。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L】
7.1具有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够认识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运行、更新换代等活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3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习内容
智能系统基础理论
智能系统的基本概念与体验
智能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
智能系统的知识获取、表达与储存
智能系统中决策、学习及相关算法
智能机器人系统剖析与体验(企业共建智能系统项目)
机器人的定义、特点、分类、组成结构、主要开发技术
智能控制系统剖析与体验(企业共建智能系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