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卤代烃、胺、酰胺》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与整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的专题5“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卤代烃、胺、酰胺”。该专题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卤代烃”、第二单元“胺和酰胺”以及第三单元“有机合成设计”。这三个单元紧密围绕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原料及其性质与应用展开,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原料在药物合成及其他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与转化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第一单元“卤代烃”:
核心内容:卤代烃的定义、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卤代烃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桥梁”作用,从绿色化学视角认识卤代烃的合理使用。
第二单元“胺和酰胺”:
核心内容:胺和酰胺的结构特征、命名、化学性质(碱性、水解反应等)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通过与氨的类比认识胺和酰胺的结构与性质,理解它们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掌握胺和酰胺的命名规则及主要化学性质。
第三单元“有机合成设计”:
核心内容:有机合成的基础、有机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路线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理解有机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能够运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简单的有机合成路线。
(二)单元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卤代烃”:
卤代烃的定义与分类:卤代烃是由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可根据烃基结构、取代卤原子种类及数量进行分类。
物理性质:卤代烃常温下多为液体或固体,密度一般比水大,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主要包括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取代反应中,卤素原子可被其他基团取代;消去反应中,卤代烃在强碱作用下脱去卤化氢生成不饱和烃。
应用:卤代烃在药物合成、化工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如氯乙烯是聚氯乙烯的单体,溴乙烷是合成药物的重要原料。
第二单元“胺和酰胺”:
胺的结构与分类:胺是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形成的衍生物,根据取代氢原子数目可分为一级胺、二级胺和三级胺。
化学性质:胺具有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铵盐;酰胺是羧酸中的羟基被氨基或烃氨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无碱性。
应用:胺和酰胺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在药物合成中,它们常被用作合成中间体或药物本身,如奎宁、扑热息痛等。
第三单元“有机合成设计”:
有机合成基础:有机合成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简单有机物转化为复杂有机物的过程。
有机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这种关系会影响物质的性质和有机反应的速率及产物。
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合物之间可以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相互转化。
逆合成分析法:逆合成分析法是一种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重要方法,通过逆向推理确定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前体和起始原料。
(三)单元内容整合
本专题的三个单元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有机合成中重要原料及其性质与应用的完整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卤代烃”介绍了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原料及其基本性质与应用;第二单元“胺和酰胺”进一步扩展了有机合成原料的范围,探讨了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三单元“有机合成设计”则在前两单元的基础上,引入了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和设计思路。三个单元层层递进、相互支撑,共同促进了学生对有机合成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在整合教学内容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强化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对比卤代烃、胺和酰胺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规律。
突出实验探究:利用实验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转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注重实际应用:结合药物合成等实际案例,探讨有机合成原料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培养绿色化学观念:在介绍有机合成方法和应用时,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
二、《普通高中思想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分解
(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宏观辨识:
学生能够辨识卤代烃、胺和酰胺等有机化合物的宏观特征,如物理状态、气味等。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辨识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和产物。
微观探析:
学生能够从原子、分子水平理解卤代烃、胺和酰胺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键理论解释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学生能够通过微观探析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过程。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变化观念:
学生能够认识到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学生能够理解有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
平衡思想:
学生能够理解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动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