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一、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迄今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5000多处,分布地域以中原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西到甘肃、青海接壤地带。虽然类型不同各有特色,但总体来看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这说明仰韶文化(???????)

A.分布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 B.是南北文化互鉴的产物

C.存在比较大的区域性差异 D.体现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依据材料“虽然类型不同各有特色,但总体来看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可知,仰韶文化既有各自特色,又具有一致性,体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但不能说明分布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南北文化互鉴,排除B项;材料强调仰韶文化的一致性,不是差异性,排除C项。故选D项。

2.图1图2图3分别为西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列国形势示意图

综合上述三幅图片信息,从中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由分裂到统一的趋势 B.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

C.经济发展地域不平衡 D.变法成为时代的主流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三幅图片显示的是西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列国形势示意图,无法体现“变法成为时代的主流”,因为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的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这在列国形势图中无从体现,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择D项;从西周到春秋再到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目越来越少,体现了中国走向统一的趋势,这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的犬戎等少数民族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消失,这是因为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中原地区是分封诸侯数量最多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北方依然是诸侯国较多的地区,说明这一时期北方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优于南方,南北方经济发展地域不平衡,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

3.《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因连年与匈奴发生战争,导致国库空虚,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他们“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这可用来说明()

A.汉初文景时期武德氛围充沛 B.商人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豪强地主干预国家对外战争 D.“盐铁官营”推行的现实动因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因连年与匈奴战争导致国库空虚,而富商大贾通过“冶铸煮盐”积累了大量财富,却不帮助国家应对危机,反而加剧了社会困境,甚至通过财富进行地方性的武断行为。这暗示了如果国家能够控制这些关键资源的生产和流通(如盐铁),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从而维护社会稳定,D项正确;“汉初文景时期”推行“无为而治”,并不崇尚武德,且材料描述的现象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材料虽然提到了富商大贾的财富积累,但在西汉时期,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总体上仍然较低,受到诸多限制,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富商大贾不帮助国家应对财政危机,没有涉及其对国家战争的干预,排除C项。故选D项。

4.据明万历《嘉兴府志》记载,当地四时土俗:小满时节,家家关门闭户,叫做“蚕关门”。直到采茧时,才开禁,亲戚之间才可以互相走动,叫做“蚕开门”。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有盂兰会、水陆道场、翻经会,乡人以为此类活动“利于蚕花”,趋之若鹜。据此可知当地()

A.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风俗民情迷信色彩浓厚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在传统中国,民间信仰始终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受社会经济变化的深刻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当地百姓四时土俗、年中行事几乎都与桑蚕事业有关,说明桑蚕业与当地民生休戚相关。结合所学,可以推断当地农家经营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桑蚕业甚至已由家庭副业逐渐成为主业,传统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变化,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耕技术,不能说明农耕技术衰退,A项错误;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表现为耕织分离、纺织分离等,但材料均未能体现,C项排除;当人们把民间信仰与日常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当宗教活动与生计活动融为一体的时候,信仰的色彩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