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B卷)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据统计,殷墟卜辞中殷人祭祀祖先最为频繁,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崇拜,祈求祖先赐福后人。到了周代,祖先崇拜逐渐减少,对没有感情色彩、代表公正与秩序的天和上帝的祭祀则日益频繁,这一变化体现了()
A.周代政治的神权色彩浓厚 B.周人理性主义思想的成长
C.周人血缘亲情观念的淡化 D.周代的社会秩序趋于公正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殷墟卜辞中殷人祭祀祖先最为频繁”、“祖先崇拜逐渐减少,对没有感情色彩、代表公正与秩序的天和上帝的祭祀则日益频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代祖先崇拜减少,多了一些理性思维,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商代政治的神权色彩浓厚,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周人注重血缘亲情观念,排除C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西汉初年,政府崇尚“无为而治”,默许民间自行铸造钱币。文景时期,部分诸侯王靠铸钱聚敛起的财富成为其发动叛乱的倚仗,一些宠臣也借助国家矿山铸钱敛财,富逾王侯。这可用于说明()
A.货币铸造业技术门槛偏低 B.休养生息有助于改善民生
C.货币发行权关系国家安危 D.财政危机推动了币制改革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初年,民间自行铸造钱币和部分诸侯王、宠臣靠铸钱聚敛起的财富,严重扰乱经济秩序和威胁中央集权,表明货币发行权关系国家安危,C项正确;材料强调货币发行权关系国家安危,未涉及货币铸造业技术门槛情况,排除A项;休养生息的确有助于改善民生,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货币发行权关系国家安危,未体现西汉政府出现财政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
3.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有学者称:“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取代儒家贵族政治的过程,是极权国家权威对宗法权威、“法术势”对温情主义占优势的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察举制是儒家性善论与宗法伦理的体现
B.科举考试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
C.察举制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
D.科举制忽略实用性学问和创新意识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儒家贵族政治,体现了宗法权威和温情主义。儒家讲性善论,重视教化的作用,考察人要重视道德。其主要做法就是推荐,因此儒家主张察举制,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及相关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本身是法家传统的体现,但是科举考试内容为儒家经典;C选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科举制是冷冰冰的科场角逐,体现的是极权国家权威和“法术势”。因此科举制才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科举制的局限性并非材料体现的内容,因此D选项错误。
4.《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检举、举荐)以闻(向皇帝报告)”。由此可见,宋代通判
A.兼有地方行政权和垂直监察权 B.是地方最高级别的行政长官
C.独立掌握地方司法权和行政权 D.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
【答案】A
【解析】
材料表明通判除了掌握地方的监察权,还掌握地方行政权,故A正确;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根据“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宋代通判并非独立掌握地方司法权和行政权,排除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5.《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
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可表明其为实物史料,属于第一手史料,故A项排除;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官方的原始记录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使用,故B项错误;“《明太祖实录》”不属于第一手史料,属于第二手史料,具有加工因素,仍需考究,故C项错误;由“代户帖原件”等信息可表明其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龙东联盟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龙东联盟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百校大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部分名校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高二9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新城区联盟高三上学期9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云学部分重高中联盟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郴州市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高一上学期10月入学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