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态王OPC的数据采集的组态方案设计.docx

基于组态王OPC的数据采集的组态方案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组态王OPC的数据采集的组态方案设计

【摘要】在开发自动控制系统中,能否准确无误的采集输入数据,完成数据输入,直接制约系统功能的预定实现,同时完成系统的仿真测试是及其重要的一步,通过测试,可以验证系统功能能否达到实际需求,能否满足系统响应的速度,本文就基于组态王OPC的数据采集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案。

【关键词】组态王;数据采集;OPC;仿真一、模型OPC服务器设置

先设置模型的OPC服务器,因为OPC技术是基于DCOM基础上的,所以在添加OPC服务器前,必须完成PC机上的DCOM设置。在运行窗口中输入“dcomcnfg”,对Knight.OPC.Server.VC模型OPCServer编辑以下分布式COM配置属性:进入“默认安全机制”属性页进行定义,对“默认访问权限”、“默认启动权限”和“默认配置权限”进行设置,将everyone用户设置为“允许访问”、“允许调用”和“完全控制”。然后选中“OpcEnum”,进行“属性”配置。在“安全性”属性页中选中“使用自定义访问权限”,“使用自定义启动权限”和“使用自定义配置权限”,并分别编辑,把“Everyone”用户设置为允许访问、允许调用和完全控制。然后再“身份标识”属性页中选中“交互式用户”。

针对不通的模型建立不同的工程,并进行数据库组态。四、基于组态王的过程控制仿真实验流程组态

(一)控制方案组态

单回路PID控制控制方案组态

在组态画面中插入通用PID控件,并进行变量连接,在组态王的PID控件中,SP关联数据库中的液位设定,PV关联液位测量值,YOUT关联阀位输出。

串级控制组态

该控制回路与变频支路控制回路相同,只是有2个被控变量,主控变量是下

水箱液位,副控制变量是支路流量。串级控制包括2个控制器,在画面组态中,需要2个PID控件,在关联变量时,主控制器的输出YOUT是关联到副控制器的SP。另外也需要变频器的初始化控制按钮和变频器状态输出框。

仿真实验系统流程组态

下面以二阶系统为例来说明组态的过程。

首先将画面组态好,将数据词典中的变量与组态画面中要显示的框和输入的框对应起来。组态画面如图3。

实现PID控制器

控制器分为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并实现自动调节和手动调节切换功能,当点击控制器时首先弹出控制器手动自动选择画面,选择手动调节,在弹出画面中,选择自动调节。具体做法:首先新建三个画面,三个画面的名称分别为手动自动选择画面,手动调节画面,自动调节画面。分别在三个画面中进行组态。双击主画面中的名称为“PID单回路控制”的控制器,弹出其动画连接对话框,选中”命令语言连接”下的”按下时”选项,点击“按下时”按扭,弹出”命令语言“对话框,在其编辑框中输入ShowPictrue(“手动自动选择画面”);这时手动自动选择画面就和主画面关联起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将手动调节﹑自动调节与手动自动选择画面也关联起来。同时设置完参数后,使用HidePictrue(“name”)来退出画面。

实现实时曲线

新建一个画面,选择菜单“工具\实时趋势曲线”项,此时鼠标在画面中变为十字形,在画面中用鼠标画出一个矩形,实时趋势曲线就在这个矩形中绘出。双击矩形,弹出“实时趋势曲线”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中将要显示的变量与曲线关联起来。

(二)编写应用程序命令语言

点击工程浏览器窗口左侧的目录树的命令语言节点下的应用程序命令语言,选择运行时的命令语言,在其下的文本编辑框中输入要实现逻辑的脚本。首先在数据词典中设定一个标志变量flag;当用户选择手动调节时,flag=1;当用户选择自动调节时,flag=0;在脚本程序中用if语句判断,如果flag为0,则执行的PID运算,如果flag为1,则执行手动赋值控制量,具体程序代码可根据实际需求编写。

参考文献

[1]阳宪惠.开放工控系统的中间件—OPC技术[J].自动化博览,2002,2:6-8.[2]吴重光.系统建模与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袁秀英.组态控制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8).

邵惠鹤.工业过程高级控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231-233.[5]孙洪程.过程控制工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文档评论(0)

159****19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