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内容存在问题和其对策优选 .pdfVIP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内容存在问题和其对策优选 .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内容存在问题

和其对策

关于初中修辞方面的知识,曾有多位学者进行过研

究。有学者从内容方面进行研究,如徐耀中(1986)认为,初

高中语文教材对修辞知识的安排存在量少、内容残缺和安排较

乱等问题。曹晓斌(2005)曾认为,初高中修辞教学内容存在

缺乏广度、深度,也缺乏对运用因素的分析等问题。具体对策

为形成正确的修辞观,形成良好的修辞素质;教学内容应当系

统、全面。也有学者从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如蒋孝茹《对中学

修辞教学的几点意见》、王丽玲、李昌华《中学修辞教学简

析》等。这些研究较为深入,也给我们以良好的启发。在这里

我们仅就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知识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

策作为探讨对象加以讨论,以便人们在进一步编写初中语文教

材时有所参考。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

究开发中心编著的初中《语文》教材(七、八和九年级上下

册,2007年3月第2版)安排了8种常用辞格的学习,这很

有道理。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辞知识内容在某些方面仍然

存在问题,诸如比喻辞格内容的编排次序的问题、某些辞格定

义的表述以及辞格内容分配不均匀等;因此要适当加以纠正。

论述如下:

一、比喻辞格内容的编排的次序不当

在流沙河《理想》一文中“研讨与练习”给出了这样的练

习(七年级上册,第28页):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

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

而在该册第54页朱自清《春》的《研讨与练习三》才指

出其定义,内容为:

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在描写事

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

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

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

体之间常用比喻词“像”、“像……一样”“似的”等来连

接。这种比喻叫明喻。

按常理来说,在说出打比方之后,就应该给出比喻的定

义;这样才能让学生和老师对比喻这种辞格有个明确的认识。

本应放在第28页说明的却放在第54页来加以说明,教材如此

安排,顺序似乎不妥。因此,我们以为,应当把比喻的定义提

前到第28页来讲述。另外,在讲比喻的定义时,还可以分开

来作两次表述。先讲它用来描绘事物的定义;后讲它用来说明

道理的定义;这样似乎更加合乎语文教材中的实际。我们先看

流沙河《理想》一文中给理想打的比方: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这个概念对初中生来说,难以理解。但是“石

头,,、“火”、“灯”和“路”等这些事物我们是能够具体

感知的。这样我们就能够顺着这些具体的事物来理解这抽象的

概念“理想”。但是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谈及比喻用来说明道

理。所以这时候比喻的定义可以解释为:

比喻可以用来描写事物,即是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

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

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常

用比喻词“像”、“像……一样”似的”等来连接,这种比

喻叫明喻。本体和喻体之间如果用比喻词“是”来连接,这种

比喻叫暗喻。

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课文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第175页):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来表达人们“下岭便无难”的感受,说明一个让读者自己去感

受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即是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

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地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

醉。这时候我们可以来说明比喻的定义:比喻也可以用来说明

道理,就是在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来打比

方,使说理通俗易懂。

我们以为,先讲比喻可以用来给事物打比方,后讲它也可

以用来说明道理,并且根据教材中相关的用例来说明,这样的

安排更方便初中生的理解。

二、某些辞格定义的表述不尽一致

在初中八年级(上)杜甫诗三首中,在述说对偶辞格时就

文档评论(0)

187****8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优质教育资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