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03.120.20
CCSA00
东莞市地方标准
DB4419/TXX—2024
工业园区低碳管理生产加工场所
(征求意见稿)
2024-XX-XX发布
2024-XX-XX实施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19/TXX—2024
PAGE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零碳工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广东零碳工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擎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东莞市擎洲质量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工业园区低碳管理生产加工场所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园区生产加工场所低碳管理的管理目标、运行管理、管理措施、支持和保障、评价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园区生产加工场所的低碳管理全过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园区park
各级政府为整合经济、高新技术资源或实验示范而划定的功能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优化功能布局,以适应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需要的产业聚集区。
总体要求
总体目标
应确立工业园区生产加工场所低碳管理的长期目标,即在保障生产安全与效率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及环境负荷,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应推动园区内企业形成低碳生产模式,提升整体竞争力,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基本原则
工业园区生产加工场所低碳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科学性:基于科学评估与规划,制定合理可行的低碳管理策略。
系统性:从生产全过程出发,构建涵盖能源、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管理体系。
可操作性: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具体、明确,便于实施与监督。
持续改进: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不断优化低碳运行管理水平。
运行管理
组织建设
应成立专门的低碳管理小组或委员会,负责推动和监督办公场所的低碳管理工作。小组成员应包括来自不同部门的代表,以确保低碳管理的全面性和跨部门协作。
应清晰界定低碳管理小组及成员的具体职责,包括制定低碳管理计划、监督执行情况、评估效果等。
各部门应设立低碳管理专员,负责本部门低碳管理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监督。
宣传与教育
应组织开展低碳办公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低碳意识和参与度。
应通过内部通讯、宣传栏、培训会等多种形式,普及低碳办公知识和技能。
制度建设
应制定低碳运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标、责任主体、管理流程与奖惩机制。
应建立健全低碳运行管理档案,记录管理活动、成效与问题。
考核与激励机制
应建立低碳运行管理考核体系,定期对园区内企业进行评估。
应实施低碳绩效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的企业给予表彰与奖励,对未达标企业采取相应措施督促改进。
入驻企业应将低碳管理纳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外交流与合作
宜与其他企业、机构或组织建立低碳管理交流与合作机制,共同分享低碳管理经验和资源。
宜积极参与行业内的低碳管理标准制定和认证工作,提升企业的低碳管理水平和社会形象。
低碳管理措施
能源效率提升
能源审查与评估
应对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能源的主要消耗领域和潜在的节能机会。
应建立能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能效低下的问题。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入驻园区企业应组建专门的能源管理团队,负责企业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
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节能目标和指标,并将其纳入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中。
应建立能源数据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和记录企业的能源使用情况,并定期编制能源使用报告,分析节能效果。
技术和设备升级
在设备采购和更新时,应优先选用能效高的设备,如节能型电机、高效照明灯具等。
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运行在最佳状态。同时,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能效水平。
应安装节能系统,如智能温控系统、变频调速系统等,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实现能源的精准控制和高效利用。
应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残次品率等方式,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
应利用电网低谷时段组织生产,减少高峰时段的用电负荷,实现电能的错峰使用。
应实施余热回收与利用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清洁能源利用
宜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宜推广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与余电上网。
碳排放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