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Science

学分:3

学时: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践0学时

先修课程:化学基础,环境分析化学,环境科学专业导论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修读学期:第2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环境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重在帮助学生建立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着重介绍当前人类所面对的环境问题,集中阐述环境基本规律、环境学基本原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分环境问题、环境学原理、环境调控等共3篇:环境问题篇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全球变化等;环境学原理篇包括环境多样性原理、人与环境和谐原理、规律规则原理、五律协同原理等。环境调控篇包括环境与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等方面的调控。

本课程拟达到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专业知识方面:使学生认清环境类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各类主要环境问题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掌握各类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基本特征与要点。

课程目标2-专业能力方面:使学生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环境类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建立环境类科学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初步了解环境类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手段。

课程目标3-专业素养方面: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增强环保意识,认清环境的价值和意义,掌握环境保护与综合调控的基本思路;学会思考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的、综合的、长远的利益,克服片面的、孤立的、短期的思维模式。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2.1熟练掌握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课程目标1、2

L

4.1掌握先进研究理念和多学科综合方法并进行科学研究。

课程目标1、2、3

M

7.1理解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并能够探讨评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课程目标2、3

H

12.2树立自主终身学习理念,掌握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成长阶段与路径方法。

课程目标2、3

M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

学时

教学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第一章水环境:地球上的水资源、水环境及质量标准、水污染及其控制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分析了人与水的关系,并综合分析了影响水污染的各种主要因素,将水污染控制概括为“三级控制”模式

学会分析水污染的各种因素,明确如何有效地控制水污染。

4

课堂

教学

课程目标1、2

2

第二章大气环境:大气的成分、分层和大气边界的特点,通过分析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物、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及其危害,从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角度提出清洁能源、绿色交通、末端治理和环境自净等4个基本战略,并简述具有全球影响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大气环境问题

掌握几种典型大气污染的类型和危害,明确防治大气污染的基本战略内涵。

3

课堂

教学

课程目标1、2

3

第三章土壤环境:土壤的组成、结构、形成、分类与分布,以及土壤环境的基本性质;明确土壤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规律以及土壤的自净能力;几种主要的土壤污染防治的方法,并介绍土地处理系统

全面了解土壤环境的基本概况,明确土壤污染的特征和防治方法。

3

课堂

教学

课程目标1、2

4

第四章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明确固体废物的污染及其控制与管理;弄清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全面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处理、处置、管理、资源化等方面的途径与方法。

3

课堂

教学

课程目标1、2

5

第五章物理环境:介绍噪声污染、电磁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和热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控制;噪声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物理学方面的污染的综合的防治污染措施

掌握声、光、电、热和放射性污染的特点及防治策略。

3

课堂

教学

课程目标1、2

6

第六章生物环境: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及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保护;明确生物安全、转基因技术等问题,以及各种主要污染对生物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讲明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生物技术与方法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层次;明确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3

课堂

教学

课程目标1、2

7

第七章全球变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掌握工业革命后的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影响与后果

了解全球环境变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掌握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的基本内容与思路。

2

课堂

教学

课程目标1、2、3

8

第八章环境多样性原理:环境多样性原理的内涵;明确自然环境与人类需求和创造的多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