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鲁生:全国考研政治辅导专家,主讲哲学、政经两门最重要、最难懂课程。鲁老师知识
渊博,理论功底深厚。上课旁征博引,激情澎湃,感染力极强。最擅长讲懂难点,辨清易混
淆点,哲学、政经的晦涩、繁琐经鲁老师讲解后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学生信服地称鲁老
师为“难点一点通”。鲁老师2003年度全国10几个重点城市的巡回授课受到广大学生的一
致好评,被誉为最有激情,最有责任心,讲课效果最好,课堂收获最大的好老师。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所说的作为世界之本原的物质往往是指
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种观点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是不科学的。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它所说的作为世界之本原的物质则
是指原子。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①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
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且可以
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这一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这
就有力地反击和批判了唯心主义。同时,由于这一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所以
也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其二,这一定义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这就坚持了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
清了界限。
其三,这一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共同本质乃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对包括自然物质
和社会物质在内的所有物质形态之共性的最高概括。这样,就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
质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的局限
性。
3.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是对世界上的一
切物质形态(既包括自然领域里的物质形态,也包括社会领域里的物质形态)的抽象和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中,物质的具体结构是物质形
态的个性。
(二)运动和静止
1.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①凡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形而
上学的绝对静止论。
②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否认这一点会导致唯心主义。主观唯心
主义把运动的主体归结为人的感觉或观念,客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的主体归结为“绝对精神”、
“天理”等客观精神。
3.运动的基本形式
①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物质运动存在着五种基本形式,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
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
②五种运动形式相互区别、不可混淆,既不能把高级的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的运动形式,
也不能把低级的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的运动形式。
③五种运动形式相互联系。首先,低级的运动形式是高级的运动形式存在的基础,高级
的运动形式总是包含着低级的运动形式;其次,对于包含着多种运动形式的事物而言,高级
运动形式起主导作用,低级运动形式处于从属地位;再次;各种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
4.静止的含义
静止具有相对性,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
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形:其一,事物在绝对运动状态之中,相对于某种特定的参
照系而言,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其二,事物处于量变状态的时候,保持着质的稳定性。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处于运动之
中。
②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
状态。
③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①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把不同的事物加以区分。
②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③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