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C**B**D**E**A依据WHO分类与诊断标准分为:Ⅰ型胰岛素依赖型(IDDM),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少年。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慢性并发症:血管和神经病变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第31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治疗目的是使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纠正代谢紊乱,缓解消除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必须采取综合治疗:在饮食治疗与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应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第32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一节??胰岛素化学与来源体内过程制剂特点第33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作用]1.???糖代谢:促进糖的转运,氧化利用,抑制糖原分解而降低血糖。2.???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抑制分解。3.???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合成,抑制分解。4、钾离子转运第34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应用]1.Ⅰ型糖尿病人的维持治疗用药。2.Ⅱ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无效者。3.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昏迷时。4.???糖尿病人处于应激状态时(如合并感染、高热、消耗性疾病、妊娠、创伤、手术等)。5、继发性糖尿病6、纠正细胞内低钾第35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2.低血糖反应。3.胰岛素耐受性(急性耐受和慢性耐受)。4、局部组织硬化和脂肪萎缩。第36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一.?????磺酰脲类代表药第一代: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有抗利尿作用第二代:格列吡嗪--格列本脲—有利尿作用格列喹酮—适用于肾功不良者格列齐特---适于伴有血管病变者第37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作用与机制]????口服有效。但降糖作用均弱于胰岛素。主要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而降糖,另外,也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氯磺丙脲尚有抗利尿作用。本类药物中大部分经肾排泄,唯格列喹酮不经肾排泄,95%由肝代谢。另外,格列齐特尚有抗血栓和降血脂作用。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均有降糖作用,对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或胰腺切除者无效。第38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临床应用]???用于控制饮食无效的轻、中度Ⅱ型糖尿病人,也用于对胰岛素耐受的病人。也可与胰岛素配伍。氯磺丙脲还可治疗尿崩症。第39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2、黄疸、血小板及粒细胞减少,3、可致畸胎4、低血糖5、CNS反应第40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双胍类代表药:苯乙双胍、二甲双胍【作用机制与特点】降糖不依赖胰岛功能1、减少糖类经胃肠吸收2、增加肌肉组织对糖的摄取,促进消耗3、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4、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第41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应用】用于Ⅱ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者,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增强疗效。【不良反应】大剂量引起吸收不良,维生素B6及叶酸缺乏,可发生乳酸血症、酮血症。第42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阿卡波糖(拜糖平)在小肠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减慢淀粉的水解,延缓葡萄糖的吸收而降血糖,餐后降糖作用明显。适用于1型和2型糖尿病,与其他口服降糖药合用可增加疗效。第43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用药护理提要糖尿病药物治疗:用药前检测患者血压、体重、血糖、尿糖、血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基本情况,并告知患者控制饮食与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关系及注射胰岛素与进餐的时间关系;用药期间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出现局部红肿、硬结,影响药物吸收及疗效。定期监测血糖、尿糖、酮体、血电解质、血压及心电图等,以了解糖尿病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
第44页,共57页,星期六,2024年,5月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皮下注射吸收快,尤以前臂外侧和腹壁明显。用药后密切观察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胰岛素过敏等。告知患者低血糖发生的诱因及表现,以保证药物的最佳疗效,并及时防治低血糖的发生。服用口服降血糖药期间禁饮酒,不宜与阿司匹林、双香豆素、磺胺类等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的药物合用,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