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建筑).docVIP

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车站建筑).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车站建筑

7—PAGE4

车站建筑

设计原则

车站设计要针对哈尔滨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哈尔滨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周边环境条件相协调,做出功能完善、安全可行、技术先进、造价合理的实施设计方案。

车站总体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的要求,在考虑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应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历史文物及市民出行的影响。

车站是乘客集散和乘降的场所,车站建筑设计应体现交通功能的特点,以人为本,合理吸引和组织客流,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的要求,方便乘客集散、乘降和换乘,包括与其它轨道交通线、公交线路、自行车等的换乘,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

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预测客流的集散量和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确定。其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售检票机等均要与该站客流通过能力相适应,同时满足事故紧急疏散客流的需要。

设计客流按远期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并考虑高峰小时内客流的不均匀性,计入超高峰系数,取超高峰系数1.1~1.4。处于突发客流较大的车站视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路网规划考虑与其他轨道线路的换乘,并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远期线路换乘站(新疆大街站)要在总体上统筹考虑,分期实施,留置切实可行的接口。换乘车站设计时,换乘设施的通过能力需满足远期换乘客流的需要,并考虑资源共享。

车站的防灾设计要满足《地铁设计规范》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车站的紧急疏散能力,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将一列车乘客及站台上候车乘客、工作人员在6min内疏散完毕。

车站考虑平战结合,能满足按6级防护等级进行平战转换。

车站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进行设计。

车站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在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车站规模,压缩建筑体量,简化设备与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结构体系,力求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

车站设计应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积极考虑与周边地下过街通道、地下商场及物业开发相结合或连通,以便能综合疏解轨道交通客流和过街客流,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车站建筑设计应突出交通性建筑应具备的简洁明快、美观大方、易于识别等特点,建筑风格应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的时代气息,与周围的城市景观相协调。

地面、地下砌体材料严禁使用粘土砖,应采用新型墙体建材(如混凝土小型空心/实心砌块)。

车站总平面设计

车站设计应积极配合城市道路、建筑、公交的规划,以充分吸引客流量为目的,合理地布置出入口、风亭的位置。出入口积极考虑与周边地下过街道、地下物业开发连通,尽量优选与沿街建筑相结合。目前无法结合的,可设部分临时出入口或预留口,待规划实施时续建。

车站总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块的综合开发结合,充分利用地上地下土地空间资源,力求创造最佳的社会与经济综合效益。

车站设计应充分考虑车站与其他轨道交通线路、地面公交及出租车等的换乘与衔接,并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换乘节点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并预留好切实可行的接口。

出入口建筑宜与道路红线正交或平行。客流量大的出入口应设集散小广场,每个车站均应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自行车停车场。

车站地面建筑与周边建筑之间要满足消防、日照、通行等间距

任何排水管不得穿越电气设备用房。

⑤环控机房一般宜设在站厅层两端,风冷冷水机组摆放在设备集中端的风亭附近。环控电控室宜设在环控机房附近。

(5) 设计标准

① 公共区地坪装修面至结构顶板底的净高 ≥4

② 公共区地坪装修面至吊顶净高 ≥3

③ 地坪装饰面高度:公共区150mm,设备区(除采用防静电架空板房间外)为100mm

④ 防静电架空地板高(用于通通、信号设备用房) 300

⑤ 防静电架空地板高(用于车站控制室) 600mm

⑥ 一般用房地面至吊顶底面净高 ≥2400mm

⑦ 内部管理区走道净宽(单面布置) ≥1200mm

(双面布置) ≥1500mm

内部管理用房区走道净高 ≥2

⑧ 站厅、站台和出入口公共区饰面墙采用250mm厚的离壁式隔墙。在外墙可能产生渗漏水的车站,有人值守和有电器设备的设备管理用房靠外侧墙应设置150mm厚的

⑨ 设备用房具体设计按相关系统专业技术要求和相关提资。

车站行车管理用房设置参考面积表 表7

用房名称

面积(m2)

设置要求

车站控制室

(含防灾报警控制)

35~55

应设在站厅层通信信号机房集中及客流多的一端,面向公共区,开C类甲级防火观察窗。地坪比站厅抬高0.6m,能直接观察站厅层客流情况。换乘站车控室若为两

文档评论(0)

182****6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