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 _原创文档.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供应链管理

第一章

1.纵向一体化:企业对于制造资源的占有要求和对生产过程直接控制的需要,传

统上采用的策略是自身投资建厂,或参股到供应商企业,一个产品上所需要的各

种零部件基本上都是在自己企业内由各个工厂加工出来的,直接控制着各个零部

件的生产过程,这就是“纵向一体化”

2.纵向一体化的缺陷:

(1)增加企业投资负担:新建工厂和控股都需要筹集资金,用于项目的基本建

设时间越长,企业背负的利息负担就越重。

(2)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新建项目由于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容易在这过

程中丧失市场机会。

(3)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管理人员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和资

源去从事辅助性的管理工作。由于精力分散,他们无法做好关键性业务活动的管

理工作。

(4)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选择“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

的企业必须在不同业务领域直接与不同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

(5)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不仅会在最终用户市场遭受损失,而且还会在各个

纵向发展的市场上遭受损失。

3.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

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

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

网链结构。

4.供应链的特征:

(一)复杂性

供应链会产生不同的形态结构、行为主体和控制方式。

(二)动态性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信息流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

态性。

(三)响应性

响应性即供应链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

(四)交叉性

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

5.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

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物流、资金流和

信息流等高效率的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

手上。

6.推动式和拉动式的供应链

推动式供应链:以制造商为核心,产品生产出来以后逐级推向下游企业,分销商

和零售商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拉动式供应链:由最终用户拉动产品的生产。

区别:

界限:

第二章

1.供应链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1)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做一个整体,是涵盖整个物流的、

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的过程;

(2)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供应”是整个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事

实上共享的一个概念(任两节点之间都是供应与需求关系),同时它又是一个有

重要战略意义的概念,因为它影响或者可以认为它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

场占有份额;

(3)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节点企业、

技术方法等资源简单的连接。

(4)供应链管理强调在企业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提高相互信任程度和合

作水平,提高整个供应链对客户的服务水平,而不是把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仅仅

看做是一次商业交易活动。

(5)建立供应链管理的协调与激励机制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如果没有供应链

企业之间的协调运作,供应链的管理目标很难实现。这是传统企业管理不曾遇到

的问题。

2.效率型供应链和响应型供应链

定义:

效率型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

部件、半成品和产成品。

响应型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

的各个市场,并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区别:

匹配关系:

3.业务外包

(1)定义:是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最

具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而将其他业务借助外部最优化的专业资源予以整合,达

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2)业务外包的原因:

释放企业资源;

分担风险;

加速重构优势的形式。

使用企业不拥有的资源;

降低和控制成本;节约资本资金

(3)业务外包的问题:

可能会增加企业责任外移;

可能挫伤员工工作热情;

知识产权问题;

外包企业的忠诚度问题;

外包商选择问题。

(4)业务外包的主要方式:

临时服务和临时工

子网

与竞争者合作

除核心竞争力之外的完全业务外包

第三章

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想相结合的设计原则:

自顶向下:从全局走向局部的方法,自上而下是系统分解的过程

自底向上:从局部走向全局的方法,自下而上则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