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docx

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统编版)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归纳四季雨的各自特点,感知雨的形象,读出感情基调。

2.学会运用朗读技巧,有感情朗诵课文,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3.品析文章的写法,探究文章充满诗意的奥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归纳四季雨的各自特点,感知雨的形象,读出感情基调。

2.学会运用朗读技巧,有感情朗诵课文,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品析文章的写法,探究文章充满诗意的奥秘,并能进行模仿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雨是自然界中最灵动的精灵,是诗意的象征。古往今来,它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无数文人墨客在雨中找到了灵感,挥笔写下动人的诗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笔下的雨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笔下的雨带着朦胧而神秘的奇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的雨则承载了壮志未酬的忧思。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飘洒的雨丝,走进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感受那份超越言语、充满诗意的美。

二、任务一:梳理文章结构,读出感情基调。

1.用思维导图方式梳理文章行文思路,并分别用2-3个代表性词语概括雨的特点。

2.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体会各段之间情感细微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讨论后明确:

1.课文思维导图

总总分

2.情感基调:明朗、高昂

首尾段:直率而奔放的热情,2—5段:亲切、深厚。

学生有感情诵读。

三、任务二:感知四季雨的形象,读出四季雨的美感

1.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请“雨像一位、

的”的句式分别概括一下四季雨的形象。

讨论后明确:春雨像一位清纯娇羞的小姑娘夏雨像一位青春飞扬的少女

秋雨像一位端庄沉静的少妇冬雨像一位平和从容的老人

2.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雨呢?请为你最喜爱的雨代言。

要求:选择一句或几句最能代表雨的特色的“代言金句”,合作设计朗读脚本,并说明朗读设计理由。

朗读小贴士:

朗读小贴士:

1.所陈述的对象需明确,往往在后面稍作停顿;

2.所陈述的对象特征需突出,朗读时往往重读;

3.所陈述对象,如有变化或动作要突显,朗读时往往重读;

4.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也是处理重音与停连的重要依据。

示例: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1)春雨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朗读设计理由:“树、树枝、水珠子”是要明确的被陈述的对象,所以要停顿。“特别、简直”,突出了树和叶子在雨的滋润下的生机勃勃的程度;“顿时”从时间上表现树枝在雨的滋润下柔软下来的速度,要重读。“滴”是动词,要凸显,也要重读。“少女的眼泪”则体现雨的特征,要重读,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朗读设计理由:“小草、呼吸、空气里”是要明确的被陈述的对象,要停顿;“发出一种”后停顿更能表现雨带来的美好感觉。“复苏的”“春天”“畅快”体现出春雨清新、让万物生机焕发的特点,要重读。“芳甜的”“诱惑着”则表现了春雨的芳香与甜美,春雨像魔法师一样给大地带来了甜甜的果香,要重读。

(2)夏雨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朗读设计理由:“花朵、树叶、暑气”表现了要明确的被陈述的对象,要停顿。“怒放”写出了花朵绽放时饱满的姿态,“鼓着”更能表现绿的饱满,“争先恐后”表现杂草成长的急切,“绿的海绵”表现出草地超强的的吸收力,这些都要重读,突出表现夏雨的热烈,表达作者的喜爱。

(3)秋雨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朗读设计理由:“染上、摇着”是动态的词语来表现秋天的丰收,要重读。“端庄、沉静、静谧、怀想、动情”都是秋天的特点。“忽然”是出乎人意料的,对秋雨不期而至有着一种欣喜在里面,这些都要重读。在朗读上首先要注意不同于“夏雨”段的“热烈”,“秋雨”这一段语气是深情的,语速要稍稍慢一点。

(4)冬雨

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