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pdfVIP

一种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10)申请公布号CN101032698A

(43)申请公布日2007.09.12

(21)申请号CN200710067238.6

(22)申请日2007.02.12

(71)申请人杭州师范学院

地址310036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路222号

(72)发明人彭家建伍川厉嘉云蒋剑雄倪勇白赢

(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俞润体

(51)Int.CI

B01J31/24

B01J31/30

C07F7/18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

(54)发明名称

一种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制备方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氢加成反应的催

化剂制备方法。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是使催化剂容易保存,分离方便,易于

回收再利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二烷基

咪唑六氟磷酸盐或烷基吡啶六氟磷酸盐为

载体,三(三苯基膦)氯化铑为主催化剂,

载体和主催化剂按质量比为1∶0.01~

0.0005混合,氮气保护搅拌下,缓慢升温

至载体融化,保持温度继续搅拌,降温冷

却,干燥得产品。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

权利要求说明书

1、一种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二烷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或

烷基吡啶六氟磷酸盐为载体,三(三苯基膦)氯化铑为主催化剂,载体和主催化剂按

质量比为1∶0.01~0.0005混合,氮气保护搅拌下,缓慢升温至载体融化,保持温

度继续搅拌,降温冷却,干燥得产品;

所述的二烷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为1-叔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苄基-3-甲基

咪唑六氟磷酸盐;

所述的烷基吡啶六氟磷酸盐为N-乙基吡啶六氟磷酸盐、N-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

N-己基吡啶六氟磷酸盐、N-辛基吡啶六氟磷酸盐、N-十六烷基吡啶六氟磷酸盐和

N-苄基吡啶六氟磷酸盐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

烷基咪唑六氟磷酸盐或烷基吡啶六氟磷酸盐和三(三苯基膦)氯化铑两者的质量比为

1∶0.01~0.000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催化化学领域,具体是一种硅氢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氢加成反应是有机硅化学中研究最多、应用较广的一类反应,通过该反应可制备

一系列含Si-C键的官能有机硅化合物(LeslieD.Field,AntonyJ.Ward,

J.Organomet.Chem,2003,681,91-97)。其产品形式包括有机硅单体、硅烷偶联剂、

硅橡胶、特种硅油、硅树脂和许多含硅高分子化合物,且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

实用面广,在有机硅化学和化工领域占有重要地位。1957年Speier(SpeierJ.L.,

WebsterJ.A.,BarnesG.H.,JAm.Chem.Soc.,1957,79,4,974~979)发现氯铂酸

催化的均相硅氢加成反应,随后以铂、铑、钯等贵金属为代表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催

化剂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于某些类型的硅氢加成

反应,如烯烃与烷氧基硅烷的硅氢加成,用过渡金属(Pt、Rh、Ru等)配合物作为

催化剂,催化反应活性不高(BogdanMarciniec,andJacekJ.Organomet.Chem.,1983,

253,349-362)。同时因为所用过渡金属(Pt、Rh、Ru等)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反应

体系通常为均相体系,催化剂很难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回收再利用。此后,又有使用

固载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报道(孟令芝,柯爱青,陈远荫,应用化学,1997,14,1,

107-109;刘英,陈远荫,盛蓉生,分子催化,1997,11,5,394-

文档评论(0)

百分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