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3 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难点03课外文言文阅读(六考点六技巧)

命题趋势

从整体上看,文言文阅读难度加深,课外文言文的比例逐步提高。考查的文段、内容容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材料的组合形式上看,除了常见的单篇(或节选)文言文外,诗文联读、两篇(段)对比阅读以及群文阅读、试题最后一题中链接文言材料的形式逐渐增多。从具体考点上看,命题重在考查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理解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断句是必考的。实词的理解注重引导学习及解题方法,融入查字典法、语境推断法、成语助记法、课内外迁移法等;断句一般会提示断几处,降低错误率;句子翻译则给出关键词助记,提醒考生重视关键词与采分点,也有的结合文意理解、句子赏析考查;理解基本内容并归纳内容要点,或与其他篇目链接探究,或融入情境,或跨学科考查。一些试卷还会将文言文阅读整体设置为专题任务群,在真实情境中解决所有任务,注重问题的解决。从题型上看,客观题的比例大幅度减少,主观题成为主要考查形式,特别是开放题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重难诠释

考点一、词语(实词、虚词)

(一)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考查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活用。

1.从考查方式看,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单独考查,即从文言文中选出四个语句,要求解释加点的实词的意思。考查时,以单音节词居多,双音节词也时有出现。

(2)偶尔在选择题中与虚词混合在一起考查。

(3)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查,且实词往往是得分点。

2.从文言实词的根本来源看,中考考查的文言实词基本上都在课本中出现过,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中考文言文中出现的相关实词看似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没有联系,但认真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些词的意思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不可分。

3.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

(1)语境推断。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解释词义时,要紧密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2)联想推断。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释试题中的实词词义。如“辍耕之垄上”中对“之”字的理解,联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之”当“去、往”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此处的“之”也是“去、往”的意思。

(3)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进行成分分析,对实词所在的词组进行结构分析,同样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意义。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与“箭”所处位置相同,且都作宾语,那么就可断定“奔”也是名词,意思是“飞奔的马”。

(4)成语助解。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借用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让我们“绝处逢生”。

(5)代入检验。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的即为正确答案。

(二)文言虚词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主要有:之、其、而、以、于、为、也、乎、夫、焉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常考的有:之、其、而、以、于。

1.从考查方式看,中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单独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如:给出四个选项,且这四个选项中含有共同的虚词,选出其中一个与其他用法相同或不同的选项。

(2)偶尔有在句子中空出来虚词,让学生补充填空的题型。

(3)虚词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查,翻译时不能丢掉虚词。

2.理解、解答文言虚词的方法

(1)语境推断词义。一般而言,所考查虚词的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思会影响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定,这时候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借助句子的大意来进行推断。

(2)组词推断词义。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组成若干个词语或把它的常用义列举出来,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从而推断词语的含义。

(3)内外迁移理解词义。初中阶段,对课外文言文的考查很浅显,需要考查的重点词一般都在课内见过。我们只要能够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运用联想法,就能顺利推断出词语的含义。

(4)成语联想理解词义。成语绝大多数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代入筛选确定词义。当在具体语境中很难推断某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可以利用熟记的知识逐一代入筛选,文从字顺即为正确。

(6)根据位置判定词义。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的位置起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考点二、朗读停顿与断句

考试中,文言文的朗读往往是用朗读节奏,也就是文言文的断句来表现的。

1.断句应遵循“两个原则”: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按结构和句意划分)

(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如:今/天下

文档评论(0)

151****9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