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精选练习题(,含.pdfVIP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精选练习题(,含.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精选练习题

1、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

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

断定吉凶。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

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

更规律化。

2、请你根据《说文解字》中对造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完成下面各题。

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

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

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

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

上的字,意义全部都相同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

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

当作那个意义用。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

B.“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字。

C.“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

第1页共9页

D.“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

(2)班长找来了一些象形字的图片,请你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现代汉字。

ABCD

3、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

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原句原义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做学问要精益求

磨。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1)

终。个结果。

它山之石,可以攻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2)

玉。玉器。

4、

下面是你班四位同学读完《经典常谈》中《《春秋三传第六》~《诸子第十》

后的发言,其中有两位同学的说法有误,请你找出并修改。

(1)《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左传》相传为左丘明所作,

大体依《春秋》而作。

(2)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学说上,孔子主张“正名主义”,孔子之后的

孟子重视圣王的道德,苟子重视圣王的威权。

(3)朱熹认为古时的大学里教“六艺”,小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

理,它们都是实学。

(4)《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书中所记的事,从春秋时代至楚汉兴起,

第2页共9页

共二百零二年。

5、请你结合下面选自《四书第七》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

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

疑①”“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

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

“义”“利”甚严;而辩“性善”,教人求“放心”,影响更大。又说到“养浩然

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这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所

谓天人相通的哲理。

【注释】①阙疑:对疑惑不解的东西不妄加评论。

(1)小诗

文档评论(0)

180****99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