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248-2012 镇稻14栽培技术规程 .docxVIP

DB32T 2248-2012 镇稻14栽培技术规程 .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B22

备案号:37025-2013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248-2012

镇稻14栽培技术规程

RulesforCultivationTechnologyofJaponicaRiceZhendao14

2012-12-28发布2013-02-28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2248-2012

前言

为规范迟熟中粳稻镇稻14栽培技术,保证其高产特性和优良品质得以充分显现,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忠明、郑安俭、丁震乾、程雨、张甜、丁丹。

1

DB32/T2248-2012

镇稻14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镇稻14适应范围、产地环境条件、稻谷品质指标、产量指标、产量结构、生育指标、栽培技术要点以及收获、干燥、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镇稻14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文本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50—2009稻谷

GB4404.1—1996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NY/T1922-2010机插育秧技术规程

NY/T5117-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DB32/T79-2007水稻壮秧与育秧技术规程

DB32/T551—2008无公害稻米产地环境要求

3适应范围

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

4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DB32/T551—2008。

5稻米品质指标

应符合GB1350—2009优质稻谷三级标准。

6产量指标

(600-700)kg/亩。

7产量结构

手栽稻一般每亩(18~20)万穗,每穗135粒左右,结实率>90%,千粒重28g;机插稻每亩(20~

22)万穗,每穗120粒左右,结实率95%左右,千粒重28g。

8生育指标

8.1秧苗

手栽稻秧龄(30~35)d,叶龄(5.5~6.0)叶,苗高(18~20)㎝,带蘖率100%,单株平均带

2

DB32/T2248-2012蘖数2个以上;机插稻秧龄(18~20)d,叶龄(3.5~4.0)叶,苗高(13~15)㎝。

8.2分蘖期

手栽稻栽后(5~7)d始蘖,栽后20d够苗,够苗叶龄(10.0~10.5)叶;机插稻栽后(5~7)d始蘖,栽后25d够苗,够苗叶龄(9.0~10.0)叶。最高茎蘖数为穗数的(1.4~1.5)倍。

8.3拔节长穗期

拔节初期叶色自然褪淡,孕穗至抽穗时封行,出穗期单茎绿叶数≥6。8.4成熟期

单茎绿叶数≥3。

9栽培技术要点

9.1育秧技术

手栽稻育秧技术应符合DB32/T79-2007水稻壮秧与育秧技术规程的规定。机插稻育秧技术应符合NY/T1922-2010机插育秧技术规程的规定。

9.2大田栽培

9.2.1大田整地

在留高茬或秸秆全量还田基础上,施有机肥于地表,然后,干耕晒垡,上水后施无机肥旋耕整平,田面高低相差不超过3cm。

9.2.2栽插规格

手栽稻:行距(25~27)㎝,株距13.3㎝,每亩栽(1.8~2.0)万穴,每穴(2~3)苗。栽插深度(2~3)㎝。

机插稻:行距30㎝,株距13.3㎝,每亩栽1.6万穴,每穴(4~5)苗,确保栽足(6~8)万/亩基本苗,栽插深度2㎝,缺穴率严格控制在3%以内。

9.3肥料使用

9.3.1施肥总量

中等肥力田纯氮(20~21)kg/亩,磷(P2O5)(7~8)kg/亩,钾(K2O)(7~8)kg/亩,偏高、偏低肥力田用量根据肥力情况分别适度减少和增加。

9.3.2肥料运筹9.3.2.1手栽稻

氮肥在无秸秆还田情况下基蘖肥和穗肥的用量比例为6:4;在秸秆还田情况下基蘖肥和穗肥的用量比例则为7:3;磷肥提倡全部作基肥;钾肥基肥和穗肥的用量比例为5:5。

基肥提倡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农家肥要翻耙前全层施用。如全施用化肥,在无秸秆还田情况下建议基肥施用量为45%复合肥25kg/亩加尿素5kg/亩。

分蘖肥于栽后(5~7)d和15d分两次施用,第1次用尿素5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