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四川专用).pptx

第4讲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一轮复习(四川专用).pptx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硬核聚焦·突破重难点;高频考点;硬核聚焦·突破重难点;考向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

视角1从多维情境角度,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

【典例1】考查角度:老子思想

(2024·浙江1月选考·T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选项中,由老子提出且体现朴素唯物观的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解析】选D。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老子提出,认为道的运作是以宇宙本来自然的规律为规律,体现了朴素唯物观,故选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出自《礼记》,排除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的运行,刚健不辍,君子应该像天一样,努力向上,自力图强,永不懈怠,出自《周易》,排除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不存在,由荀子提出,不符合题意,排除C。;【典例2】考查角度:百家争鸣

(2024·全国新课标卷·T25)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实施变法,符合当时的政治需求,是历史发展趋势;儒家代表孔子和孟子积极奔走各国宣传仁义之道;墨家代表墨子则倡导“兼爱”“非攻”,这些都有利于政治稳定,推动社会发展。但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不认同“选贤与能”这一理念,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故C符合题意,儒家、墨家和法家都主张“选贤与能”,A、B、D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排除。;【典例3】考查角度:儒家与法家思想

(2023·新课标全国卷·T25)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解析】选A。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礼法并施等主张,韩非等法家主张实行法治,因此他们思想的共同点在于法治,“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强调用法律治理国家,故选A;由“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可知,孟子提倡仁政,排除B;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排除C;老子主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排除D。;【典例4】考查角度:《通典》内容体现的特点

(2021·湖北选择考·T3)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

A.道家的无为而治

B.史学的通古贯今

C.儒家的伦理纲常

D.理学的格物致知;【解析】选C。据材料“在乎行教化”“‘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可知,杜佑认为治理国家的核心在于教化民众,尤其注重“礼”,即用儒家的伦理纲常治理社会,故选C;无为而治与“在乎行教化”不符,排除A;史学的通古贯今与“‘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不符,排除B;宋代理学才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典例5】考查角度:儒学复兴

(2022·广东选择考·T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解析】选C。依据材料“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可知,宋代李觏认为儒学教化功能下降;依据材料“与‘吾儒’水火不容”可知,张载认为佛道的追求与儒学截然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佛道冲击,宋代儒者主张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复兴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正确;宋代儒学并没有吸收法家思想,排除A;立足考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学术特征,排除B;张载认为佛道追求“与‘吾儒’水火不容”,因此不是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排除D。;【深化·核心要点】

1.先秦儒学的六大思想内涵;2.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3.宋明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极意义;4.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视角2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影响

【典例6】考查角度: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020·上海等级考·T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反映了先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