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中语文复习试题含答案 专题七 作 文.docxVIP

2025高中语文复习试题含答案 专题七 作 文.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高中语文复习试题含答案专题七作文

五年高考

题组一新课标(新高考)Ⅰ、Ⅱ卷

1.(2024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材料简洁明了,论题明确,论题的核心是:“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说明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解答问题方面的高效率和优越性,这一点在写作中应该予以肯定。“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中的“问题”与前一句中的“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是不一样的:“越来越多的问题”可以通过科技得到答案,那么,这些答案是固定的,是唯一的,是有限的,是过去的,是个体性的;“我们的问题”是活的,是具有无限可能的,是社会整体性的,是关于人类终极命运的。所以,正确的判断是:科技的发展使很多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

写作时,我们不能仅作简单的“会”或“不会”的回答,必须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问题的“浅与深”,知识性的问题往往最容易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迅速得到答案,而更深层次的开放性问题、复杂性问题、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却很难直接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找到答案。“浅问题”的迅速解决会助推人类更好地向“深问题”探寻。再如问题的“得与失”,当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时,人类是否会变得习惯于让机器代替思考?缺少了知识的积累过程和难题的探索过程,人类是否会越来越丧失提问的能力?表面的“问题”少了,但深层的“问题”是否会更多?

本题立足于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培养,考生可以就某个论题加以充分论证,对某个现象进行深度揭示,甚至也可以从更为乐观积极的角度去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一篇回应时代之问的议论文、一篇独具感悟的记叙文、一篇情真意切的抒情文,都符合本题的写作要求。

推荐立意(1)保持问题意识,警惕思维怠惰;(2)以问载道,无远弗届;(3)AI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永不止发问,永不熄火种;(5)问题不会变少,而你才是答案;(6)于善问中求思,于求思中致远;(7)智慧之树常青,求索之心不息。

2.(2024新课标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属于隐喻式的材料作文,“太空之旅”实际上隐喻人类的认知探索之旅。这类作文题目要引申发挥进行思考和写作,不可就事论事,只写“嫦娥四号”“天问一号”探索未知之境。我们可以从太空之旅写到科学探索之旅、生活历练之旅、认知发展之旅、生命成长之旅等。

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写作。例如,正是“未知”背后的“不确定性”,让探索变得迷人,而好奇心在驱使我们去想象,推动我们去思考。再如,“抵达”意味着不能停留在空想层面,而要有探索的本领和实际行动。又如,抵达之境是上一次探索的终点,也是下一次探索的起点,“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意味着探索永不停歇。写作时,考生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切入,生发出独到的观点与深邃的议论。

如果能以日常学习生活的成长进步为切入点,写出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的记叙文,写出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探究精神”,或是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对人生新的起点的憧憬与期盼,都是符合作文命题指向的。

推荐立意(1)以无止之心,抵未知之境;(2)探索未知,勇毅前行;(3)勇敢向未知,风光在顶峰;(4)开拓未知之境,书写人生华章;(5)驾探索之舟,行未知之海;(6)扬青春之帆,探未知之境;(7)撑一篙好奇之心,漫溯未知之境。

3.(2023新课标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指出当代青少年“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比较常见,表明青少年需要安静却一直不得安静,想要“不被打扰”却一直在被打扰,青少年得不到安静、渴望安静已经成为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26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