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手性氨基酸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专业:物理化学学号:M110393姓名:秦锦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手性氨基酸的制
备方法及其生物活性,包括化学拆分法、不对称合成法、结晶法、微生物法、酶
法、配位萃取法、膜拆分法以及色谱法等制备方法,还介绍了手性氨基酸作为手性
药物的生物活性作用,并对其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手性,氨基酸,制备,拆分,生物活性
随着人们对手性氨基酸的深入研究,发现有些物质的D-(-)-异构体和L-(+)-
异构体在生物体中的活性差异很大。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了解生命过程中药
物作用的化学基础与生物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手性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
活性作用,并展望了其研究的前景。
1手性氨基酸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1化学拆分法
DL-对羟基苯甘氨酸可用化学拆分剂进行拆分,常用的拆分剂有溴化樟脑磺酸
a-苯基乙胺,酒石酸,脱氢枞胺等。YamadaS.等用溴化樟脑磺酸(d-BCS)作为拆分剂,
对DL-对羟基苯甘氧酸进行拆分,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收率可达92%。但此法反应步
骤长、收率低,关键是选择使用周期长、回收容易的拆分剂。严兆明等应用嗜热菌
蛋白酶通过酶促由DL-苯丙氨酸-I-C与Z-L-广丙氨酸合成Z-L-Ala-L-Phe-OMe(1-C)
二肽,藉此达到消旋苯丙氨酸的拆分,然后将二肽用嗜热菌蛋白酶在N-甲基吗啉缓
冲溶液中进行酶促水解反应,从而获得L-苯丙氨酸。
Umemura等开发了由麦芽假丝酵母不对称降解DL-丙氨酸生产制备D-丙氨酸
的实用工艺。最适降解条件为3O摄氏度、pH6.0、通风量1.0vvm和振荡(1200r
/min)。此工艺在200g/LDL-丙氨酸规模下,L-丙氨酸在40h内完全降解,剩余的D-
丙氨酸可很容易地从反应混合液中分离出来,最终可得99.0%的化
学纯和99.9%旋光纯度的D-丙氨酸90g。
Yokoaeki等以醛为原料,经Bucherer反应合成DL-5-取代乙内酰脲,然后用恶
臭假单胞菌的二氢嘧啶酶催化选择性水解为N-氨甲酰D-氨基酸,再经化学法或酶法
脱氨甲酰基得D-氨基酸,拆分DL-5-对羟基苯乙内酰胺生产D-对羟基苯甘酸,由30
g/LDL-5氨-对羟基苯乙内酰胺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收率达92%。
李叶芝等人以新手性拆分试剂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简称R(-)TIEA]
对DL-氨基酸酯进行手性拆分,其方法是:取DL-氨基酸酯(2mmo1)溶于10ml乙酸乙
酯,滴入10ml含1mmolR(-)TTCA的乙酸乙酯溶液,搅拌反应30~60min,有大量白色
沉淀或者粘稠油状物析出,分离出固体或油状物,即为R(-)TTCA-氨基酸酯铵盐1a-
1f,滤液先后以10ml1.50mol/LNaOH和饱和食盐水(3×5m1)洗涤,有机层用无水
Na2S04干燥,蒸发除去溶剂,得光活性氨基酸酯2a-2f,其光学纯度为
35.4%~75.8%。取R(-)TTCA氨基酸铵酯盐1a一1f加入1.5moL/LNaOH溶液10ml,
使盐分解,用乙酸乙酯(3x10m1)萃取,分离出光学活性氨基酸酯3a-3f,其光学纯
度为39.5%~69.1%,萃取后的液体加入稀盐酸调pH=1,用乙酸乙酯萃取可回收R(-
)TTCAA,回收率81.0%~85.0%。
Hmby等人通过对含氟药物DL-3-氟酪氨酸氢溴酸盐三氟乙酰化后,再用羧肽酶
水解,拆分得光学活性的L-3-氟酪氨酸。KennethL.KirK发展的方法经由酪氨酸羧
基、氨基保护后,在其苯环上3-位直接硝化,硝化后的产物以Pt02作催化剂高压加
氢还原成3-位氨基的衍生物,再重氮化、光照下发生氟代反应。最后,氟代完成后
的产物水解除去保护基后即得到光学纯的L-3一F一酪氨酸。
1.2不对称合成法
双不对称合成为高纯度物质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苏贵发等人在手
性相转移催化条件下,邻苯二甲酰亚胺钾与手性a-溴代丙酸龙脑酯的Gabriel反应
制取光学活性丙氨酸,观察到显著的双不对称诱导效应。此外,用手性苯丙氨醇作为
亚胺底物的手性胺,同一系列醛合成亚胺底物,亚胺底物与三甲硅基氰作用后,得到
手性a一氨基酸,改变底物醛可以合成一系列光学纯手性a一氨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