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609-2018 淮北麻鸡标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30

B4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609—2018

代替DB34/T1609-2012

淮北麻鸡

HuaibeiPartridgeChicken

2018-12-29发布2019-01-29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160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4/T1609-2012《淮北麻鸡》,与DB34/T1609-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6周龄分公母计重;60周龄母鸡体重修改为1280~1630。(见4.2表2)

——50%开产日龄修改为160~175天;平均受精率提高至92%;平均入孵蛋孵化率提高至85%;

删除产蛋期存活率。(见5.1表3)

——体重指标与表3保持一致;胸肌率、腿肌率指标进行了调整。(见5.2表4)

——删除了初生蛋重。(见5.3)

本标准由宿州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宿州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宿州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尚敏、车跃光、陶广艳、吕占领、杨敏、王佳、丁志鹏、陈晓红、代荣、郝

新峰。

I

DB34/T1609—2018

淮北麻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淮北麻鸡的品种来源类型、体型外貌、体重和体尺、生产性能。

本标准适用于淮北麻鸡品种。

2品种来源类型

淮北麻鸡原产地为安徽省宿州市,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萧县、灵璧等县和淮北濉溪县

等地,属蛋肉兼用的小型麻鸡。

3体型外貌

淮北麻鸡体形较小,体躯窄,体型紧凑,羽色以麻色为主,大部分有V字形黑色斑纹。单冠直立,

6~8个冠峰;冠、肉垂、耳叶和脸红色;虹彩黄褐色;喙短略弯曲,喙、胫呈铁青色,四趾,无胫羽。

尾部小呈杏核状,主尾羽7对,黑色、长、高翘。肤色为白色,肉色发白。

——公鸡胸深背宽,前躯发达,除尾羽、主翼羽黑色且具有青铜色光泽外,全身羽毛呈金黄色羽。

——母鸡体躯丰满,尾羽呈折扇形,除尾羽、主翼羽呈黑色外,全身羽毛多呈麻黄色羽。

——雏鸡羽毛呈麻雀羽,大多头顶有深褐色绒羽带,背部有3~4条深色羽带。

4体重和体尺

4.1成年淮北麻鸡体重和体尺

成年淮北麻鸡体重和体尺见表1。

表1成年淮北麻鸡体重和体尺(40周龄)

项目公母项目公母

体重/g1307~17331188~1516龙骨长/cm10.1~11.78.9~11.5

体斜长/cm19.0~22.417.9~20.1骨盆宽/cm6.7~7.57.1~8.1

胸宽/cm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