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三、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污染物在环境中迁徙变化规律例:鸡蛋中含六六六C6H6Cl6(土壤)根系吸收谷物鸡鸡蛋人食用后积累中毒喷洒农药C6H6Cl6第128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利用生物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反映,即生物在污染环境中所发生的信息,来判断环境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用来监测、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污染程度的生物称为指示生物。第129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1)大气生物监测①利用植物监测SO2:阔叶植物叶缘、叶脉不规则坏死小斑颜色呈黄色或白色;SO2:针叶树叶顶端呈带状坏死小斑;第130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1)大气生物监测①利用植物监测氟化物:阔叶植物叶缘、叶尖淡褐色或褐红色坏死偶见叶脉现小斑氟化物:针叶树叶顶端有棕色到红棕色的坏死尖严重则整叶片坏死第131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1)大气生物监测②利用地衣、苔藓监测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可依据其“种”的变化、数量、频度、盖度及其内部外部的受害症状来判别污染轻重程度。第132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1)大气生物监测③其他方法直接测定叶片、老皮重污染物的污染物含量,来判别污染轻重程度。研究植物酶系统或发芽率变化,来判别大气污染轻重程度。第133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2)水体生物监测(3)土壤生物监测第134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制定环境标准的依据-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允许值,在自然生态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受影响,也就是环境在生态和人体健康阈限值以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总量。环境容量是稀缺资源。第135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
(十七大报告)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促进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第136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中国第一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的排名: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天津、广西、山东、重庆、四川、江西、河南、湖南、(以下为全国平均水平线下)湖北、海南、安徽、陕西、黑龙江、吉林、青海、河北、辽宁、新疆、云南、甘肃、内蒙古、贵州、宁夏、山西。第137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辽宁:2747.7位居23位。第138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生态文明水平即生态效率
(Eco-efficiency,缩写为EEI)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水平就是指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其本质就是以更少的生态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产出。生态文明水平的测度主要通过下列的公式实现:EEI=GDP/地区生态足迹(生产/消纳的土地面积)第139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EEI:经济发展的综合生态文明程度指标EEI为地区产生单位生态足迹所对应的地区生产总值,EEI与GDP成正比,在生态足迹一定条件下,GDP越高,其水平亦越大;EEI与生态足迹成反比,在地区生产总值一定的情况下,生态足迹越小,其水平越高。第140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感谢大家观看第141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旱灾第96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虫灾第97页,共141页,星期六,2024年,5月2009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24亿元,比上年下降78.5%。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万公顷,增加18.1%。其中,绝收492万公顷,增加22.0%。全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增加0.5%;死亡902人,下降10.8%。全年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99亿元,增加2.58倍。全年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2亿元,死亡40人。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下降5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