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借助对比阅读,提升阅读质量
对比阅读是将两篇或多篇同类或有联系的文章放在一起,让学生深入比较文本语言,找出异同之处,进而揭示文字的奥秘。当前的语文教学倡导在课堂上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阅读活动,安排多个文本进行阅读,这就需要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进行有效阅读。在对比阅读中,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同一个文本,也可在同一主题下审视不同文本,从而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一、主题对比,感受情感
同样的人文主题,在不同作者笔下有着不同的表达。如《示儿》和《题临安邸》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课,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爱国主义,而这两首古诗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
1.对比资料,把握情感
首先,教师让学生自读《示儿》,结合课前收集到的陆游的资料,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悲”。学生结合资料发现,作者陆游幼年正值金人入侵,长期过着逃难生活,从小就树立起抗战复国的抱负。在幼年时期,陆游跟随家人逃亡避难,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他曾经历过“儿时万死避胡兵”的艰难岁月。面对国土沦陷的现实,他怀揣着“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表达了自己战死沙场、为国立志的宏愿,他一直渴望看到祖国河山的统一。这个深深的渴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改变。在那个秋天,当陆游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时,他表示,他一生中唯一的遗憾就是无法在临终前看到祖国的统一,这让他感到悲伤。
其次,教师让学生读古诗《题临安邸》,思考陆游为什么感到“悲”。陆游终生的心愿是让王师北上统一中国,那么,“王师”又在做些什么呢?学生在阅读《题临安邸》的过程中,借助相关资料了解到,“王师”实际上指的是诗中的“游人”,这些“游人”并非一般的游客,他们有可能是皇室成员,也有可能是富甲一方的人物,正是陆游所期待的“王师”。他们在做什么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在西湖的暖风中,在临时苟安的享乐中,他们早已忘记了遗民之泪,早已忘记了丧国之耻。作者从内心深处为他们感到悲哀,为北方被遗弃的百姓而悲,为泪水已流干的中原百姓而悲。
2.对比情感,突出主题
陆游写下的临终绝笔《示儿》,正是这位85岁的老人在生命最后一刻难以释怀的念念不忘。他想到中原的沦陷、朝廷的腐败、人民的苦难,想到的是“死前恨不见中原”的沉痛。陆游怀着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家国情怀与世长辞。生命弥留之际,他的“悲”不是个人小我的悲伤,而是悲壮之“悲”——悲愤于家国难圆的悲壮。《题临安邸》中的“悲”,是悲“游人”早已经忘记亡国之耻,偏居一隅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悲哀。
这样的对比阅读,既相互映衬,又相互比较,明辨忧国情怀之有别,使学生沉潜文字,深度感受两首诗蕴含的不同形式的爱国主义情感,使语文教学中人文主题教育清晰而生动,将本单元语文要素扎实落地。
二、对比“文白”,突显重点
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对比阅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表达的艺术魅力,并积累经典的语言,扩展阅读的视野。“文白”形成互文,可以降低阅读的难度,帮助学生关注语言,拥有一双“语文之眼”。而写作可以在“文白”中汲取养分,能迅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品质。
例如,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小古文《盘古开天地》,带领学生进行“文白”对比阅读。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节选小古文《盘古开天地》)
同样的故事内容,当课文和小古文一起放在学生面前时,白话填充了文言,文言精致了白话,学生在文白对比阅读中充分感受到白话文的丰富生动、文言文的简约精巧。“文白”对比阅读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在比较中发现语言和思考语言。通过“文白”对比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在文言和白话中穿行,互为观照、互为支撑,而且能够迅速降低学生对古文的理解难度,让他们突破屏障、亲近文言,得到充裕的语文营养。
三、对比事例,探寻规律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只凭一篇课文,很难有深刻的体悟。此时,如果教师能选择有关联的作品,相互例证、互为补充,便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不同的写法,对课文的体裁认知以及表达特点有全面认识,同时拓展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通过课文和拓展阅读文本的比较,学生的阅读由课内文本延伸至课外文本,在例证中巩固课堂上习得的方法。
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是一篇典型的用多个事例证明观点的文章。从总体结构上来说,全文采用“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形式上也是“总—分—总”的结构。在“本论”部分,作者连续列举三个事例证明观点。学完课文后,教师设计以下环节:“请大家再读主题丛书上的文章——《读书莫忘做笔记》,以及拓展阅读《坚持才能成功》,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对照,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比较阅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