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3.社会热点集训 集训(8) 人口拐点,利弊并存——人口问题和人口迁徙.doc

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3.社会热点集训 集训(8) 人口拐点,利弊并存——人口问题和人口迁徙.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4页共NUMPAGES5页

集训(7)人口拐点,利弊并存——人口问题和人口迁徙

一、选择题

1.(福建一模)秦始皇在征服岭南的过程中,曾把“贾人”“尝有市籍者”“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七类人,迁移至岭南地区。到汉初,岭南出现了番禺、合浦等商业性都会。由此可见,秦始皇的举措()

A.禁锢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突破了工商食官的格局

2.(河南洛平许济一模)下面为明朝至清朝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

A.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

B.明清政府垦荒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C.高产农作物引进解决了社会矛盾

D.清朝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应不足

3.(河北大数据调研测评)下表为皖苏浙三省交界处的广德县1850—1865年人口变化。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年份

总人口

原住民

占总人口比例(%)

外来移民

占总人口比例(%)

1850年

309008

309008

100

0

0

1855年

310994

310994

100

0

0

1865年

6328

5078

80.2

1250

19.8

A.边疆危机加深导致人口迁徙

B.五口通商加剧原住民外流

C.洋务运动兴起促进人口就业

D.政局动荡导致人口结构变更

4.(山西名校联考)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以来,大批华人移居南洋,同时也带去了汉字文化。虽然由官方派出的遣唐使时断时续,但朝鲜半岛、日本与中国之间的人口迁移从未间断。这可用于解释()

A.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政治目的

B.古代东亚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相关性

C.海外华侨群体形成的历史渊源

D.倭寇影响海外贸易发展的缘由

5.(江苏如皋调研)下面为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对下表理解正确的是()

年份

1400年

1500年

1600年

1700年

1750年

欧洲

45

69

89

115

140

亚洲

224

254

292

402

508

非洲

74

82

90

90

90

美洲

30

41

15

9

10

世界总计

373

446

486

671

749

A.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

B.新航路开辟改变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C.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人口的稳步增长

D.贸易重心转移推动亚洲人口迅速增长

6.(清华大学诊断性测试)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一股从不发达地方向发达地方移民的浪潮。欧洲人最初将这些移民当作“客籍工人”加以欢迎。然而,当战后经济繁荣期结束后,欧洲人渐渐地,也是不情愿地被迫认识到,他们面临的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而是一个新的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大陆的永久性的事实。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

A.移民激化了欧洲各民族间的矛盾

B.移民文化在欧洲开始占据主导

C.移民创造了欧洲发展的新生态

D.移民强化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

7.(山西12月联考)1967—1973年,日本人口增长率连续达到10‰以上,1972年人口出生率达到23.3‰,1960—1973年劳动人口比重处于较高水平,人口抚养比重较低,第一次人口红利兑现。同时,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9.1%,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创造经济增长的奇迹。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C.国家干预经济成效显著

D.人口结构影响经济发展

二、非选择题

8.(福建漳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是中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历史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山东、河北人流向东北,河北、山西、山东人流向内蒙古南部,陕西人流向大西北,湖广人流向四川。流动人口的职业,资料显示,占居第一位的是佣工,第二位是自家耕作的农民,第三位是小商贩,第四位是手艺人,此外还有挑夫、教书先生、奴婢、流丐、僧侣,以及配遣犯,多系下层社会人士。

——摘编自冯尔康《18世纪末19世纪

初中国的流动人口》等

材料二1801年至1851年期间,英国人口大量流入工业发达的地区,比如利物浦从8.2万增长到37.6万,曼彻斯特从7.5万增长到30.3万。1801—1831年,农业占优势的贝德福德、伯克等地累计失去37.9万人。就劳动力分布来看,以1851年的大不列颠为例,农、林、渔占21.7%,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占42.9%,商业和交通占15.8%,家庭和个人服务占13%,其他占6.7%。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高速的社会流动促进了国家、地区之间的资源交换,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的67万多亿元,增长了近186倍。随着人口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以社会保障水平为例,据学者统计研究,—我国的社会保障水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