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后习题 第6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9).doc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后习题 第6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9).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6页共NUMPAGES8页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后·提升训练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商鞅认为户籍上有通名,下有田宅,“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该材料不能说明古代户籍()

A.是朝廷征收赋役的依据

B.是基层管理的重要手段

C.与土地私有制度相适应

D.是严刑峻法的重要体现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催驱赋役”,可知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材料“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可知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材料“按比户口,课植农桑”,可知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符合题意。故选D项。

2.汉朝政府实行编户齐民,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由此可知()

A.平民可以随意迁徙

B.政府借此保障收入

C.农业要求精耕细作

D.汉朝禁止土地兼并

答案:B

3.宋朝户籍有主户与客户之分。主户或称税户,“税户者,有常产之人也;客户则无产而侨寓者也”。主户与客户在户籍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现象,主户所占比例较大的农村地区通常()

A.交通较为发达

B.经济较为发达

C.土地兼并较弱

D.人口较为稀少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税户者,有常产之人也;客户则无产而侨寓者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地区主户较多,说明拥有土地的人数较多,而主户较少,土地集中就较为严重,因此主户所占比例较大的农村地区通常土地兼并较弱,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出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排除A项;主户在农村地区所占比例状况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程度,与经济是否发达无关,排除B项;主户与客户在户籍中所占的比重反映的是土地占有情况,不能反映出人口稀少,故D项错误。

4.根据清朝档案《户部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较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二年(1852年)以后,迄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二十年间,由于册报残缺,人口一直停留在二亿多的水平上。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到冲击

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D.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

答案:D

5.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西周开始,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B.汉朝由丞相及其他各级专门人员管理户籍工作

C.宋朝户籍中的主户指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D.清朝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答案:A

解析: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由丞相及其他各级专门人员管理户籍工作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户籍中的主户指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6.中国古代县级政区在秦汉时期依据户数分为两等,在唐宋时期依据地域位置和户口多少分为七等,明清时期综合地域位置、户口多少和田赋数量等进行分等。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

A.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B.中央管理体制逐渐成熟

C.君主专制程度不断提高

D.血缘等级序列严格区分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细致、深入,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的趋势,说明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中央管理体制逐渐成熟,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根据题干材料“在秦汉时期依据户数分为两等,在唐宋时期依据地域位置和户口多少分为七等,明清时期综合地域位置、户口多少和田赋数量等进行分等”,可知血缘等级不是政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排除D项。

7.中国传统的慈善救助侧重于临时性的经济救助。近代以来,清政府创办了一系列的工艺局,救助无业贫民、轻罪罪犯、贫苦幼童和妇女等群体。工艺局除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外,还对他们进行工艺培训,使其掌握谋生的技能和本领。据此可知()

A.中国慈善事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得到发展

C.历代统治阶级均注重发展慈善事业

D.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近代以来,清政府创办了一系列的工艺局,救助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