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pdfVIP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关雎》开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鸟的行为来引出抒情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盼

望;《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秋天水边芦苇丛

生的景象起兴,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从而引出对“在水一方”的“伊人”

的深深思念;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绘了一个“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表现了追求美好

生活的愿望;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与游者相乐”,运用动态描写,生动描绘出游鱼与人相亲的温馨画面,作

者也从自然之情中得到了慰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写王勃用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劝慰朋友,显现出旷达

的胸襟。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12分)

【甲】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

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

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

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

到了家……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

式的唱唱,也足可xiāo愁解闷……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

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

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

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sè钟鼓,已是________了。歌谣的节奏,

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________翻来覆去将情表

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________

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

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

1

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

(节选自《经典常谈》)

【乙】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出自《诗经邶风·式微》·)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xiāo()愁徒()歌

琴sè()韵()脚

(2)依次填入语段【甲】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洋洋大观只有建成

B.洋洋大观只要建立

C.声势浩大只要建成

D.声势浩大只有建立

(3)语段【甲】中说,歌谣具有复沓的特点。《诗经·国风》中的诗歌多是采自民间,

经乐官加工改造过的。虽然经过加工,但是其中许多诗歌依然保留了歌谣的

这种复沓的特点。请结合【乙】诗的内容分析这一特点及其好处。(2分)

(4)请你结合《经典常谈》中对下列作品的阐述,选择一部作品进行深入阅读,

并说明选择这部作品的原因。(3分)

《尚书》《诗经》《战国策》《汉书》

3.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复兴学校举行“传承汉字文化”

文档评论(0)

180****76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