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概论》课程思政案例.docx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信概论》课程思政案例

项目1思政案例1(红色字为添加的二十大材料文字)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信息技术发展快、渗透性强、影响面广。当前,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的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近年来,信息化在我国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突出,我国信息化发展正形成自己的优势,面临难得机遇。

以高速互联、泛在移动、天地一体、智能便捷、综合集成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形成并不断完善,为我国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得益于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带宽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我国数字经济异军突起。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与各行各业的创新活动日益紧密结合,而且不断从网络空间向实体空间扩展,驱动新业态层出不穷、传统业态升级换代。

信息化很重要,但是为什么说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回顾历史,此前的一个半世纪里,中国错过了太多机遇。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白烟弥漫欧美时,正是闭关锁国的乾嘉年间,马戛尔尼无法叩开的国门,最终被坚船利炮轰开,清王朝无可避免地走向没落。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和电气化的浪潮袭来,1/3个世纪的洋务运动照样拯救不了中国,一次次外辱入侵中,我们同历史机遇擦肩而过,留下人类史上一段跨越百年的伤痛。

如果说1956年、1978年两次“向科学进军”,是新中国奋力自强的补课,那么直到20世纪末信息技术革命将“第三次浪潮”推向顶峰,我们才算是真正赶上天时、地利、人和的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信息化当做我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契机,对信息化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不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党的二十大也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在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在学习移动通信网络概论等内容时,主要是通过引导同学们观察当前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面融入生产生活的现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正在重塑和重构原有的社会存在方式,包括社会制度。充分认识到当前高度信息化对提高生产效率、方便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重要意义,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使命感。

项目1思政案例2

华为Mate50背后的故事:卫星消息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华为Mate50系列还首发北斗卫星消息功能,华为透露,华为卫星消息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参与研发的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智能手机华为Mate50系列,突破地面网络限制,开启大众卫星通信新时代。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因为我们很多技术走在整个产业的前列,所以别人想超越我们很难,要超越他们的往往只有我们自己。余承东强调,这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地突破,但也让消费者受益了,消费者能买到更好的产品,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进步。

项目1思政案例3

杨长风总设计师讲述北斗幕后故事

11月12日,央视《面对面》栏目播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讲述北斗系统建设幕后故事的节目。让我们跟随杨长风总设计师的讲述,看看北斗系统建设经历的那些不平凡的过往。

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

杨长风总设计师这么评价此次发射,“这次发射很顺利,实现了既定目标,精度特别高,如果比喻成打靶的话,这次不仅仅是十环,而是十点几环!”

采访中,杨长风总设计师讲述了北斗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

突破封锁,自主研制原子钟

“无论从国家,还是北斗战线的全体人员达成了一个共识,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自己把它突破,不能受制于人,所以从那以后,我们好多的关键技术都是靠自己干出来的。当时,我们北斗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六七十年代我们自己做了原子弹,我们北斗人一定要有我们自己的原子钟!”

“我们成立了三支研制队伍,这三支队伍你追我赶,最后这三支队伍干出来的东西都上天应用了,而且应用的效果比国外引进的效果还好。后来经过我们的攻关队伍长期不懈地努力,我们的技术水平实现了一种跨越,现在原子钟已经达到E-13、E-14、E-15的水平了。”

背水一战,抢占“太空国土”

“一说起这事,我是非常动情的,当时在国际电联申请这个频率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规则:申请了频率以后,必须要在7年的有效期内发射卫星并成功收到信号,才算是真正占有这块‘太空国土’。”

“2007年4月,卫星伴随着运载上了发射塔架,我们在进行第三次总检查时,发现我们的卫星应答机异常。应答机是什么东西,相当于地上接收机和天

文档评论(0)

释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