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1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课后习题 第1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5页共NUMPAGES7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选择题

1.秦朝的宫殿用砖拓片的正面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从中能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国家统一 B.疆土辽阔

C.喜庆丰收 D.威声远播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海内皆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2.《荀子·君道》记载:“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度量衡 B.设立太尉

C.设立御史大夫 D.设立丞相

答案:C

解析:荀子主张“人主”要通过设置“守司”来了解国家各地的情况,即主张设立监察机构,秦始皇设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故选C项;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排除A项;太尉负责全国军事,排除B项;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排除D项。

3.秦统一后,“废分封,立郡县”,确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但历代皇帝“分王子弟,以为屏藩”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朝。这一现象说明()

A.分王子弟是封建专制的体现

B.宗法体系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封制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周朝制度在后代得以延续

答案:A

解析:封建社会时期最高统治者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因此分王子弟是封建专制的体现,故选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分封制造成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排除C项;周朝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而秦朝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宗法制在后世也没有延续,排除D项。

4.《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基于这种认识,秦始皇决定()

A.实行军功授爵 B.推行郡县制度

C.采取焚书坑儒 D.修筑万里长城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可知强调的是分封制的弊端,因此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

5.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权力运行机制()

A.有助于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B.极大地削弱了君主专制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民主观念渗入到政治体制

答案:A

解析: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皇帝听取多方意见后集思广益,作出最终裁决,这一权力运行机制有助于减少皇帝决策失误,故选A项。

6.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关于秦朝中央官制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有左右

《汉书·百官公卿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

《史记·秦始皇本纪》

A.丞相权力很大并得到皇帝信任

B.丞相为百官之首并独揽大权

C.御史大夫位尊权重等同于丞相

D.御史大夫拥有一定的司法权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可知御史大夫拥有一定的司法权,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涉及了丞相的地位和权力,并没有涉及丞相是否得到信任的问题,故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可知丞相并不是独揽大权,故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可知御史大夫并不等同于丞相,故排除C项。

7.下列史料来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其中划线部分()

A.记录了秦朝焚书事件 B.批判了秦朝焚书的暴行

C.为秦朝焚书进行辩护 D.分析了秦朝焚书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是李斯奏请秦始皇焚书的部分内容,记录了秦朝焚书的事件,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未在题干材料中体现,故排除。

8.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批儒家士人响应陈胜、吴广,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一大批知识分子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材料说明()

A.秦朝因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

B.儒家力图争夺主流意识形态

C.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D.秦朝文化专制为西汉提供借鉴

答案:A

解析:秦朝推崇法家思想,“焚书坑儒”,打击儒家和其他学派,因此儒生借陈胜、吴广起义之机,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故选A项;儒生是因为遭到镇压而反抗,不是为争夺主流意识形态,排除B项;C、D两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9.秦统一后,大量原六国贵族心怀灭国之仇,时刻图谋复立;六国百姓也并不习惯秦朝的严刑峻法,尤其对秦二世沉重的劳役兵役极为不满。材料表明()

A.郡县制难以巩固统一局面

B.分封制影响较为深远

C.法家思想激化了社会矛盾

D.秦亡是多种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