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故事读后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故事读后感

TOC\o1-2\h\u822第一章:仁爱之美 1

38461.1孟母三迁 1

36001.2韩信报恩 2

15215第二章:礼仪之邦 2

158842.1孔融让梨 2

142002.2张良拾鞋 2

8988第三章:诚信为本 3

13883.1曾子杀猪 3

102303.2守株待兔 3

30808第四章:勤奋进取 4

250554.1孔子学琴 4

197624.2贾逵隔篱听书 4

11186第五章:廉洁自律 4

97875.1郑成功焚券 4

200185.2海瑞罢官 5

17037第六章:孝顺尊亲 5

184126.1子路负米 5

232786.2汉文帝敬老 6

6456第七章:团结互助 6

57267.1鲁迅与闰土 6

238237.2六尺巷的故事 6

23551第八章:谦逊有礼 7

322168.1曾国藩教子 7

136338.2谦虚使人进步 7

第一章:仁爱之美

1.1孟母三迁

在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之美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孟母三迁的故事,便是这一光辉中的一个缩影。

孟轲的母亲,世人尊称为孟母,她为了给儿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三次搬家。第一次,孟家位于墓地附近,孟母担忧孟子模仿丧葬之礼,于是决定迁居。第二次,孟家靠近集市,孟子又学会了做买卖的小动作,孟母再次决定搬家。第三次,孟家搬到了学堂附近,孟子开始学习礼仪,孟母终于满意。

孟母三迁的故事,传递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仁爱之美在于用心去关爱和教育下一代。孟母的爱心和智慧,使孟子得以远离不良环境,健康成长,最终成为一代圣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仁爱之美不仅体现在对他人的关爱上,更在于为他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1.2韩信报恩

在中国古代,仁爱之美同样体现在韩信报恩的故事中。

韩信,西汉名将,幼时家贫,曾受漂母一饭之恩。后来,韩信成为楚汉争霸的关键人物,他不仅在战场上屡立奇功,更在楚汉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功成名就之后,韩信没有忘记漂母的恩情,亲自前往拜访,并赠以千金以报答。

这个故事展现了韩信的仁爱之心。他在艰难困苦中,不忘初心,知恩图报,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仁爱精神。韩信报恩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仁爱之美不仅在于关爱他人,更在于铭记恩情,用实际行动去回报。

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之美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宝贵财富。通过孟母三迁和韩信报恩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仁爱之美的力量,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第二章:礼仪之邦

2.1孔融让梨

自古以来,我国被誉为“礼仪之邦”,在传统文化中,礼仪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融让梨的故事,便是我国礼仪文化的一个生动体现。

故事讲述了孔融四岁时,与哥哥一同分梨吃。孔融主动挑选最小的梨给自己,将大的梨让给哥哥。这种行为体现了孔融尊敬长辈、谦逊礼让的美德。在家庭中,礼仪教育尤为重要,孔融让梨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尊老爱幼、和谐相处的家庭伦理观念。

2.2张良拾鞋

张良拾鞋的故事,同样展示了我国礼仪文化中的美德。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张良在桥上遇见一位老人。老人故意将鞋扔到桥下,要求张良为其拾鞋。张良没有生气,而是恭恭敬敬地拾起鞋子,并递给老人。老人见张良如此尊敬长辈,便传授给他一部兵法,后来张良凭借这部兵法,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伟业。

这个故事传达了尊敬长辈、虚心求教的美德。张良拾鞋的行为,不仅表现出他对老人的尊重,更展示了他谦逊好学的品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礼仪教育旨在培养人们尊师重道、敬老尊贤的精神风貌。

通过对孔融让梨和张良拾鞋这两个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礼仪文化强调尊老爱幼、谦逊礼让、尊敬长辈等美德。这些美德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体现,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诚信为本

3.1曾子杀猪

在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关于诚信的故事,曾子杀猪的故事令人深思。

曾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他言行一致,注重诚信,下面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品质。

曾子之妻计划去市场,曾子为了让妻子放心,承诺回来后给儿子杀猪炖肉。妻子回来后,曾子立即履行诺言,准备杀猪。妻子认为这只是哄儿子高兴的玩笑,不必当真。但是曾子坚定地说:“孩子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我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最终,曾子杀猪炖肉,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诚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做人的基石,无论对谁都要诚实守信。曾子的行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明白诚信的重要性。

文档评论(0)

天华闲置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办公行业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